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二、教材地位与作用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目标五、教学重难点六、教学准备在教学方法方面,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1、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3、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提前收集大数,意识到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1、分层次进行数学活动,学生利用动手操作的机会,把数认知与计数器上拨数结合起来,以助学生抽象和概括出更大的数。指导学生学会在动手中学,在实践中学的学习方法。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更大数与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数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较大数的实际意义。3、布置学生收集更大数的信息,让学生体会数据在描述或交流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读出下面各数:685330870602007103910002、填空:①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8,百位上是4,十位上是0,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②6725百位上的数是(),表示()个()。(用PPT课件出示上述复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3、用PPT课件演示教材中的主题图:提问:你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再出示全国人口总数,问:你发现什么?(数很大。)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大数怎样读?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揭示课题,并板书“亿以内数的认识”。如果把全国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头尾相连,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30圈,制造这些筷子需要砍伐2500,0000棵大树,使森林面积减少200,0000平方米。据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在校中小学生约2.2亿,按每人每学期课本平均重1500克计算,如果课本能循环使用5年,可节约528,0000吨文化纸。生产这些纸要耗费300,0000亩木材、5,2800,0000吨纯净水、633,5000万吨煤、158,4000万吨化工原料。(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1.通过PPT课件演示,回顾原来学过的计数单位。2.让学生拿出计数器,按照PPT课件演示,边拨边数边想: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认识10个一千是一万;再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同桌或前后桌相互交流,同理得出:10个十万是一百万。(板书)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板书)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3.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回顾旧知的同时通过拨计数器自然的掌握10进制在亿以内数的认识中照常使用,并了解计数单位的作用和扩展。同时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主动发现其中的规律。]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请同学们整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亿位。5、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在数位表上增加栏,并标明数级,从右向左四位分一级,第一级是个级,第二级是万级,第三级是亿级个级、万级以及后面要学到的亿级都是数级.按级读出北京市人口数.)6、学习数的组成(1)拨数,将1381,9000人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来。(2)按数位顺序写出13819000,并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3)全班交流,抽查:十万位上的8表示什么?百万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千万位上是几,计数单位又是什么?7、巩固练习.整数数位顺序表整数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数位一个个位十位十百位百千位千万位万十万十万位百万百万位千万千万位亿亿位十亿十亿位百亿百亿位千亿千亿位…………个级万级亿级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