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世界种子产业的现状、经验和发展趋势答:1、区域化,专业化,基地化,商品化,产供销、科工贸一条龙。2、良种增产幅度越来越高,种子业垄断日益加剧。3、新品种选育和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4、农业生物技术育种已进入实用新阶段。5、种子销售流通市场化、集团化。6、种子质量管理法制化2、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有哪些重要的启示?答:1国家政策扶持是种子产业繁荣的基础。2现代企业制度是激发企业活力的根本。3种子科研开发是企业生命延续的支柱。4政府宏观调控是种子市场发展的保证5实施大企业战略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关键。3、简述我国种子产业的现状和特点答:①市场大,发展潜力更大②竞争实力不断增强③面临跨国种子公司大举入侵我国种业的巨大压力④我国种子产业需要进一步在管理调控、企业机制、种子加工、育种科研等方面进行强化4、试着叙述进一步推进我国种子产业化的战略对策答:1、改革体制,推进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农科贸相结合;2、以种子加工为突破口,提高供种水平3、转换经营机制激发企业活力4、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育种科研后劲5、完善政策法规以法治种6、加强宏观管理7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5简述我国种子(产业化)工程的特征、内容和实施目标答:特征:①是以农作物种子为对象②是以农业提供具有优秀生物学特性和优秀种植特性的商品化种子为目的③以现代生物学为手段④以规范化生产内容:①建设和完善育种、引种系统。②建设和完善种子生产系统。③建立和完善种子加工包装系统。④建立和完善良种推广和营销系统。⑤建立和完善宏观管理系统实施目标:①由传统粗放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转变;②由行政区域的自给性生产经营向社会化、国际化市场竞争;③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向专业化的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④由科研、生产、经营相互脱节向育、繁、销一体化转变。达到“五化”。即:种子生产专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规模化、育繁推销一体化、大田用种商品化问题:我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总体要求: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作物种业体系重点任务:①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②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③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④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6、试述推进我国种子产业化的保障措施7、种子经营管理的职能答:职能:①决策②计划③组织④指挥⑤控制(监督)⑥协调(调节)⑦激励(教育鼓励)8、种子经营管理的特点、任务与内容答:内容:1.合理确定种子公司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其素质。2.搞好市场调查,掌握生产经营信息,搞好种子经营预测和决策,确定经营目标和方针。3.编制经营计划,签定经济合同,并加强计划管理和合同管理。4、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和各种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各方面责、权、利关系。5、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生产出量足质优的种子。6、加强种子质量检验和精选加工,把好质量关。7、加强收购、储运、销售和种子价格管理。8、加强资金与成本管理,合理分配盈利。9、综合分析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总结经验教训,评价公司的经济效益。特点:1.种子生产经营的风险性2.强烈季节性和服务地点、对象的限制性3.复杂性4.经营管理水平的不平衡性任务:基本任务:提供优质、足量的良种,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任务:①生产质高、量足的种子;②与育种部门协作,加速新品种的选育和示范推广;③新品种的引进、杂交亲本种子的保纯与原种生产;④开展对外贸易,拓宽国家市场,提高出口、创汇能力;⑤在搞好种子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开展多种经营及各种形式的联营与协作。9、简述种子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答:是种子生产经营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反映。1.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所有制结构;经营层次;机构设置;干部配备和职权划分;分配等有关规章制度。2.国家社会与企业相通的渠道和手段:计划体系.流通体系.信贷体系.税收体系.价格体系.监督体系.信息体系.交通运输体系10、建立种子经营管理机构发基本要求有哪些?答::1.有效性原则2.以工作为中心3.力求精悍4.统一领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