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课题:第三章2、生活中的透镜授课时数:1课时日期:设计人: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这一节介绍生活中常用的透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的、具体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凹透镜成像规律做准备。出示真实的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的镜头,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指出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投影仪是教学中经常用的仪器,介绍投影的构造,演示利用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倒立的实像。放大镜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它利用凸透镜呈放大的虚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象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学情分析学生对投影仪的理解可能有困难,主要是平面镜的参与使成像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学生对放大镜成虚像也不易理解。教学分析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解决办法自学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教学策略先把平面镜去掉,讲解投影仪原理,在讲平面镜的作用。放大镜要充分演示并画图分析。教学资源照相机、投影仪、幻灯片、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板书设计原理1、照相机构造作用2、投影仪构造3、放大镜:作用1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导入新课节假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做纪念,摄影师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透镜》了解照相机的同学可以说一说。通过引课,让学生产生疑惑,激起学习的兴趣。揭示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像特点。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象的主要特征。学生听看,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指导学生自学出示教学目标:1、照相机里哪一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哪一部分相当于光?来屛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会成什么样的像?2、投影仪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的成像特点是什么?3、放大镜的成像特点。4、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学生依照自学指导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给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机会。检查自学效果1、教师一一提出自学中的问题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教师依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1、由中差生起来回答,不当之处优等生补充。知识点再现,强调重点。当堂训练一、填空题。1、在日常生活中,透镜常应用于(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等。2、用你制作的模型照相机,观察室外景物所成的景物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3、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填实或虚)教师巡视,批改学生完成情况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2课堂小结请学生说出学习了哪些内容。不同的学生起来回答,互相补充。不仅回顾了整节课,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同新授课。教学设计评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