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设计者:鲁艳滨教学内容6、做一个生态瓶教学时间2012.9.7总第6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重点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二、设计生态瓶: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三、制作生态瓶:1、说明制作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4)再放入小动物。(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板书6、做一个生态瓶说明制作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4)再放入小动物。(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教学反思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这是课后学生需要完成的一项很困难的任务,必须组织好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