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2课时)第一课时一、了解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2、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初步感知文意3、弄清楚文中所写的事哪些是眼前的事、哪些是过去的事,理解插叙的运用4、理清课文结构二、自主学习板块一了解作家作品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出生于日本,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北京城南的胡同、四合院、西山脚下的毛驴、以及脖子上挂着铃铛的骆驼……这些影像都给了她创作的灵感,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出版小说、散文、儿童文学等43部。以童年生活为蓝本创作的小说《城南旧事》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出版,1983年被大陆著名导演吴贻弓搬上银屏,那份美丽、感人的乡愁和情思打动了当时大陆的每一位观众。。本文即节选自《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板块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听读课文,掌握字词①给加点字注音鸡毛掸子dǎn肿胀zhǒngzhàng咻咻xiū叮嘱dīngzhǔ玉簪花zān恐惧kǒngjù骊歌lí花圃pǔ挪窝儿nuó耻笑chǐ②解词谢词:在仪式上所说的表示感谢的话。也作谢辞。叮嘱:再三嘱咐。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或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骊歌:告别的歌。知交:知己的朋友。闯练:走出家庭,到实际生活中锻炼。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①从时间角度来看,课文所写的事可以分哪两类?眼前的事往事②眼前的事主要写了哪些?•1节:“我”戴着夹竹桃花,坐在毕业典礼的第一排,准备领毕业证和致谢辞•32节:毕业典礼要开始了,“我”希望爸爸能够到会•35-37节:毕业典礼上,韩主任上台讲话,低年级学生唱《骊歌》给我们送别,我们都哭了•54-68节:毕业典礼结束,“我”拿着毕业证赶回家,老高告诉“我”,爸爸的花儿落了这就是课文的主线:参加毕业典礼(典礼前—典礼中—典礼后)③围绕毕业典礼这条线索还写了哪些事情?2-12节:“我”毕业前夕(昨天)到医院探望父亲,父亲叮嘱“我”要勇敢面对困难13-31节:“我”六年前赖床受爸爸惩戒33-34节:爸爸爱花的故事38-53节:大人们期望我长大,爸爸鼓励“我”闯练这就是课文的辅线:爸爸爱花(戴花--爸爸爱花--花垂落)④后面的这些事情是怎样安排的?•用插叙的手法,每件事的忆述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三、当堂训练1、阅读第14节—29节(“有一天,下大雨”——“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回答下面问题:老周备课——七年级下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第1页①写出选文记叙的要素。时间:__一天早晨__;地点:__家里和学校__;人物:___“我”和爸爸__;事情的起因:___“我”赖床不起,想逃学___;事情的经过:____“我”被父亲痛打,不得不赶到学校去__;事情的结果:____“我”认识了错误,理解了父爱___。②说说“我”挨打前的流泪,挨打时的哭号,在课堂上差点儿流出泪来,原因分别是什么?挨打前:“我”因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挨打时:“我”因疼痛而哭号;在课堂上:“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儿又流下泪来。③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回忆自己因赖床不起受爸爸的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④文中写爸爸给我穿夹袄的一连串动作,这些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爸爸什么样的感情?动作描写,表达了爸爸在严厉的父爱中饱含绵绵的父爱情意。⑤文中记叙的事情表现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态度: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情感:在他表面的严厉中有着无限的关爱,关心“我”的冷暖和苦乐。⑥这件事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⑦联系全文说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爸爸在“我”的生活中起了怎样的作用?怎样的人:爸爸表面严厉,内心却充满爱;鼓励孩子要坚强,懂得怎样教育子女;很重感情,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之情。对“我”成长的作用: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从爸爸那里,我也学会了坚强,懂得了做一个正直的、爱国的人。2、完成下面的课文结构图:(1)毕业典礼前(2—12)回忆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