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知识总结一.余角、补角、对顶角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及平行线的性质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2.“三线八角”的识别: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2.平行线的性质: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3.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4.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在一条直线上任意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5.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6.平行线的判定: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三个条件都是由角的数量关系(相等或互补)来确定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的,因此能否找到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关键是能否正确地找到或识别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7.常见的几种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平行;(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四.尺规作图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的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用尺规可以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也可以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利用这两种两种基本作图可以作出两条线段的和或差,也可以作出两个角的和或差.2.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2o,那么∠2的度数是()A.32oB.58oC.68oD.60o2.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121EDBC′FCD′A123∠AED′等于()A.70°B.65°C.50°D.25°3.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等于()A.50°B.30°C.20°D.15°4.如图,ABBC⊥,BCCD⊥,∠EBC=∠BCF,那么,∠ABE与∠DCF的位置与大小关系是()A.是同位角且相等B.不是同位角但相等C.是同位角但不等D.不是同位角也不等FEDCBA5.如图,12//ll,∠1=120°,∠2=100°,则∠3=()A.20°B.40°C.50°D.60°6.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110BOC°,ADOC∥,则AOD()A.70°B.60°C.50°D.40°7.在一个平面内,任意四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有()A.7个B.6个C.5个D.4个8.如图所示,已知,,垂足分别是、,那么以下线段大小的比较必定成立的是()A.B.C.D.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⑴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⑵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⑶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⑷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⑸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A、1个B、2个C、3个D、4个10.轮船从A地出发向北偏东70°方向行驶了4海里到达B地,又从B地出发向南偏西20°方向行驶5海里到达C地,则∠ABC等于()A.90°B.50°C.110°D.70°二.填空题2l1l2123OBDACDCBA1.如图,若OE⊥AB,∠2比∠1大70°则∠AOC=,∠BOC=2.观察如图所示的三棱柱.(1)用符号表示下列线段的位置关系:ACCC1,BCB1C1;(2)⊿A1B1C1可看作是把⊿ABC而得到的.3.如图,一条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也就是拐弯前后的两条路互相平行,第一次拐的角∠B是142°,第二次拐的角∠C是4.如图,已知ABEF∥,∠BAC=p,∠ACD=x,∠CDE=y,∠DEF=q,用p、q、y来表示x得.5.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则∠C=______6.如图,AB∥CD,∠BAC的平分线和∠ACD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C的度数是.三.解答题1.如果下图所示,O为直线AB上一点,AOC=∠BOC,OC∠是∠AOD的平分线.(1)求∠COD的度数;(2)判断O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AB、CD、EF相交于O点,EFAB⊥,OG为∠COF的平分线,OH为∠DOG的平分线⑴若∠AOCCOG=47∶∠∶,求∠DOF的大小;⑵若∠AOCDOH=829∶∠∶,求∠COH的大小.3.已知:∠BAP+APD=180°∠,∠BAF=C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