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00220011002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若=时=+=,则=,若=时,则;速度公+.式=xvtatxatvvvatvatv1.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正方向的规定: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加速时a取正值。减速时a取负值3.几个重要推论22012vvax速度和位移关系-=式022vvv平均速度公式=4.两个中点速度0212tvvvv==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末速度和的一半.022222xvvv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5.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即:2132432xxxxxTxax=-=-=-=2241(3).mnxxmnaTxaTx-=-,如-=6.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比例关系:(T为单位时间)(1)1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之比:v1∶v2∶v3…vn=1∶2∶3…n(2)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x1x∶2x∶3…xn=149∶∶…n2(3)第1T内,第2T内,第3T内…第nT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1231(21)(32)(14)nttttnn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定义速度v=时,采用了比值定义法.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定义加速度a=时,采用了比值定义法.定义平均速度v=时,采用了等效代替法C.在推导匀变速运动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采用了微元法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做理想模型法ABCD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6m,第2s末的速度为7m/s,求:(1)该物体第7s内的位移.(2)该物体头4s内的位移.由以上两式得:20m/s32m/s317av,m10)66()77(20207avavsm284214204avs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位移、速度变化量、加速度。D.路程、时间、位移C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与路程相同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AD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B如图,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7s后指针指示()A.右速度计直接读出的是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B.右速度计直接读出的是汽车7s时的瞬时速度C.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5.7m/s2D.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1.6m/s2BD在田径运动会的100m比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3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1m/s。则他在在此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sB.10.1m/sC.10.2m/sD.10.3m/sA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秒内位移最大的是()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D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正确的是()A.第1s内的位移是5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D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A.12m/s,39m/sB.8m/s,38m/sC.12m/s,19.5m/sD.8m/s,12m/sB某质点做直线运动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3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关于该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第1s内发生的位移为9mB.任意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