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班主任工作体会来宾市象州县寺村中心校覃春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教育布局调整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完成,农村小学生全部从原来的各村小学集中到了所在乡镇的中心小学实行寄宿制教学管理,这比以往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加了许多。几年的班主任经历,使我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班主任工作有了几点体会。一、全面了解孩子,沟通从“心”开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必须全面了解每个孩子。要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身体状况、智力发育、家庭情况甚至饮食起居习惯等做全面细致地了解,系统地建立班级学生档案,这样才能在班级管理中针对孩子的情况实施管理和教育措施。要了解和熟悉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善于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的发展状况,科学、综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内心是丰富细腻的,每一颗幼小的心灵都是独特而又敏感的,老师只有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阅读每一颗美好而纯真的心,才能在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中,真正读懂学生。作为班主任,要想所有的学生对自己多一份亲近、敬爱和信任,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育,就得躬下身、主动去叩听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之音,尽可能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将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巧妙,做到学生的心坎上,从而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二、教育需要爱,但更需要“爱”的方法更多的时候,教育并不像童话那样美好,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并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回报。做为班主任,需要将耐心“加长”,更需要有真诚、宽容的态度和更贴近学生的教育方法。1.把握好“管”与“放”的尺度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需要管的方面很多:饮食起居、吃喝拉撒、学习交往、病痛冷暖等,许多班主任都是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毫无疑问,这种管理方式效果明显,老师的敬业精神更是毋庸置疑,但这种单一的管理方式,短期内效果明显,时间一长,师生都会吃不消。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在管理中善于在学生中建立各方面的规章制度,督促学生按规章办事,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这样就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其次,在学生中发现和培养各方面的优秀学生,让他们担任班干部,大胆地放手让班干部带领和管理班级同学。只要分工明确,指导到位,效果也会很不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减轻了老师的负担。2.用“亮点”点亮学生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做班主任不能总是去看管学生、去抓学生的毛病,更多的时候是要去发现和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善于捕捉孩子的优点,对他们多一份指导、多一份赞赏和鼓励。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自信心就越强,从而引导更多的孩子向他看齐。这样做往往会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3.无声的教育最美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润物细无声,因而,是一种最美的教育。优秀班级文化的创建要注重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如美化我们的教室和宿舍、设立班级图书角、设立“班级星”评比栏、“我是小主人”的班级事务分工、轮值班长、一月一信,“我爱我家”的宿舍评比等活动的开展,都会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产生无声的作用和影响。4.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这种简单、机械的评价模式,无法承担起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重任。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从周一到周五都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激发学生各方面的优秀品质和潜能的角度出发。比如争创“班级星”的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在班内每月举行一次以团结友爱、安全自护、勤俭节约、助人为乐、遵守纪律、勤奋好学、体育锻炼、热爱班级、劳动、读书等为内容的“十星”评选,评选要尽可能地涉及面大,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综合评比,并上报学校少先大队进行表彰奖励。从而让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都得到发挥。5.让每一颗种子都感受春天作为一名教师,爱优秀的学生很容易,要把爱的阳光撒播在差生、甚至是特殊孩子的身上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更多地去关注和关心差生和特殊孩子,发现并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潜能,给予他们爱和鼓励。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