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蓝色的树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知道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教学重点: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知道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4课,齐读课题:蓝树叶。问: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习这课你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的疑问,学习课文,找出理想的答案。(二)老师讲蓝树叶的故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老师讲故事。思考:这篇课文讲谁和谁一件什么事?过渡:李丽为什么跟林园园借绿色的画笔呢?我们一起先学课文的第1自然段。(三)细学理解课文内容。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2)生边读边找答案,用“——”划在书上。(3)看图1,找哪个是李丽,哪个是林园园。(4)指名说答案。生: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过渡:林园园借给李丽绿铅笔了吗?最后她画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你从课文的第几段看出来的?(第5自然段)。下面我们就学习第5自然段。2.学习第5自然段。(1)指名读。问: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2)观察图2。问:林园园看什么?脸色怎么样?心情怎样?又是怎么想的?生:林园园看见李丽画的蓝树叶,脸红了。十分难过,暗暗地想:自己没有借给李丽绿笔太不对了,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可自己却没有那样做。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见同学有困难,应该伸出热情之手,去帮助同学。(3)观察完图后,讨论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4)指导朗读。我们读这段应该把李丽认真画的态度读出来,还要把林园园羞愧的语气读出来。试读指名读齐读过渡语:为什么李丽没有接林园园的绿画笔?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2~4自然段。3.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问:李丽向林园园借画笔,林园园愿意不愿意借给她,你从哪看出来的?生:林园园不愿意借给她。因为林园园已经把树画好了。李丽跟她借绿笔,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有画完呢?”从林园园的语言可以看出不愿意借给她。理解:“已经、吞吞吐吐”的意思。(2)看图1。先看林园园画的树叶,再想林园园说的话,说明什么?(不愿意借彩笔)(3)指导读对话。(有语气)过渡语:李丽再次提出向林园园借绿笔时,林园园又是怎么说的?我们学习第3自然段。4.学习第3自然段。(1)指名读。(2)问:李丽再次提出向林园园借绿画笔时,林园园又是怎么说的?李丽听了之后说了什么?(3)请2名同学分角色读第3自然段,把当时的情景读出来。过渡语:当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林园园听后借给李丽铅笔没有?我们继续往下学。5.学习第4自然段。(1)自学第4自然段。思考:①林园园说话时用了三个什么词?说明什么?②当李丽说还要画小草时,她又说什么了?怎么说的?③“皱着眉头”说明什么?(2)分小组讨论3个问题。(3)指3个小组汇报结果。(4)分角色有语气地读第4自然段。6.指3名同学每位同学读一段,读2~4段。思考: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指名回答问题。(四)读全文(分角色)。讨论:林园园做得不对,你应该怎样做?老师看板书总结全文。(五)作业布置。完成本课练习册和原创。(六)板书设计:19.蓝色的树叶李丽林园园小声吞吞吐吐怕把笔尖弄断“要……不要……不要……不要”连忙皱着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