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爱与师责李国文古语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对教师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尽职尽责是教师基本的道德规范。作为一名青年幼儿教师,在教育路上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师爱与师责是伴随并陪伴我前进的不竭动力。师爱与师责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前进动力。1、培养幼儿关心别人、团结协作的精神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少能想到能主动的去关心别人,只知道别人照顾自己,关心自己是应该的,而通过玩角色游戏,能够体验到帮助、关心别人的快乐,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开始玩游戏时,大都是老师与幼儿确定主题,然后选出一组长,由组长从举手想要参加该游戏内容的幼儿中选择,最后大家共同协商确定角色在娃娃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孩子,有时还会有别的角色出现如姑姑、叔叔等,然后孩子们会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的工作,有一次“爸爸”杨忠鑫取钱到商店买回一个大蛋糕,就问这是给谁买的?他说:“今天孩子过生日,给孩子买的”。我说:“快去吧,别耽误了”。我现在真替杨忠鑫高兴,因为他平时和小朋友玩玩具时总是你争我抢的,不知道照顾别人,也不能和同伴友好的相处,而通过游戏使他变得懂事了,他在扮“孩子”时也能听爸爸妈妈的话。角色游戏既能锻炼孩子动脑动手的能力,又能使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照顾别人后的快乐。2、树立自信心,提高交往的艺术在我班我们教师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能使他们积极应答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幼儿有话就说,为幼儿提供多层次、趣味性多样化的谈话材料,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把语言学习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小组、个别、集体、游戏及自由活动的优势,激发幼儿谈话和说话的兴趣。如我班的李泽浩小朋友,刚来幼儿园时不知道问候教师,不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不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只是默默地坐着,当家长来接时也不主动与教师说“再见”,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引导她从说一句话开始,当家长来接前,我组织幼儿来玩“买衣服”的游戏,我说:“卖衣服啦。”幼儿看到是自己的衣服时要说:“我买,我买。”只有说话清楚、声音洪亮的幼儿,才能买到自己的衣服。在这个游戏中,李泽浩小朋友看到别人都买到了衣服,自己迟迟未买到衣服,这时她也说出了第一句话:“我买,我买.”虽然她的声音很小,但是我却很高兴,因为她能根据游戏的规则说出了这句话,并且是她自己主动说出的,看到她自己买到了衣服,她自己也高兴地笑了,在家长来接时我奖给她一朵小红花,鼓励她给教师说再见,只见她轻轻的说:”老师再见。”虽然只是一句有礼貌地再见,在我听来却是那么的悦耳,那么的好听,她能主动给老师说话了,这已经迈出开启语言的第一步,这就是进步。3、随机教育,改正偏食的不良习惯,记得中班上学期时,班上有个叫于彤的小朋友来园就哇哇地哭个不停,在一次吃午饭时,于彤“哇”的一声又哭了,并把嘴里的饭吐了出来,正好吐在给小朋友添饭的我身上,我忍着难闻的气味,先安慰于彤,得知他不爱吃茄子炒肉时,我说:“你先尝一尝,好吃你再吃,你看其他小朋友吃的多香。”随机我给几个吃得多的小朋友添了饭,他看到了这里也吃了起来。与他的父母交流,了解此幼儿在家挑食,父母也按孩子爱吃的饭菜做,所以有些饭菜他都没有尝过。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时地找他谈话,并鼓励他参与到小朋友中去,如在玩“猫捉老鼠”时,让她当一只“小老鼠”,有时委托她帮老师做些小事情,慢慢地他变得活泼开朗,爱说爱笑,好朋友也多了。看到她那甜甜的笑脸,我感到很欣慰。4、利用多媒体促进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我班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在家爱吃糖,有一天,陈瑜的妈妈说:“陈瑜那么爱吃糖,一天就能吃好多块,无论放到什么地方,她也能找到,真是拿她没办法,现在已经为她补了第四颗牙。”是呀,糖甜甜的,很好吃,可孩子们却不知道吃多了对牙齿的危害,可怎样让孩子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呢?光泛泛的讲大道理孩子们是听不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