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面对违纪学生时的情绪控制【摘要】在教书育人的生涯中,教师总会遇到一些违纪学生,一个好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控制情绪,不论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也不要拿学生出气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优秀的教师更要具有宽广的胸怀,懂得尊重学生人格,能够把自己的愤怒情绪很好的转移与合理的宣泄。【关键词】教师违纪学生情绪控制浙江温岭2012年10月24日发生一起民办幼儿园老师双手拎男童双耳、致其双脚离地的事件,又有2014年6月15日湖北长阳教师殴打学生的事件。频繁发生的负面丑闻不得不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反思:教师是一群容易动怒的群体到底是什么会让教师失去理性,做出如此让社会公众哗然以及讨伐的事情?到底又是什么让教师压不住心中的那团火而对学生大打出手?这就是我所要探讨的教师在面对违纪学生时的情绪控制。美国心理学家沙特赫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决定作用”。教师的工作量大,教育对象的复杂多变,难免给教师带来焦虑、烦躁、抑郁、愤怒等情绪。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欺骗、捣乱、敌视、挑衅均可导致教师的精神紧张,使之饱尝痛苦情绪的煎熬。那么当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要发火动怒时,该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一、教师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教师,要养成一种积极乐观、平和、宽容的心态,能够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反省自我,这是一种修养境界,更是一种育人能力。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师,会用自己的行为、语言、情绪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间、同学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会用饱满的情绪,热情的话语来鼓励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愉快地接受教育,积极地探究问题。因此,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在面对违纪学生时不易触动强烈地的情绪反应,在教育学生时能保持心平气和,而违纪学生则能感受到教师的平和宽容之心,并能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从而能够自我反省,达到自我人格的完善。1一天,班里一个学生在课间猛烈地拍打着篮球,活跃的身躯在教室里不断的乱跳,对于他这种忘怀于体育事业的“境界”,我苦笑了一下,然后深呼一口气,急忙从办公室里跑到教室来到他的面前,此刻的他拿着球不知所措,他紧张的表情可能在等待我一阵痛骂吧,相反我脸上带着微笑,然后用略带开玩笑的口吻对他说:“你打球打得这么入神,这么棒,我是来围观看球赛的。”学生听后脸一下子红了,我意味深长地对他进行教育:你有打球的精神,老师很欣赏,但老师希望你能把这种精神放到学习上,另外打球也得看场合,公共场合要特别注意是否对他人造成很大的影响。学生听了深知自己的错误行为,保证不会在教室里打球了试想,如果教师不具备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面对学生的违纪事件时不能控制情绪,走到学生面前要么骂要么抢球,这种场面会是多么紧张,也许也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反抗情绪,教师后面的教育效果则会大打折扣。二、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宽容胸怀。法国教育家卢俊在他《爱弥尔》一文中写道:“人生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扎下了深根,永远也拔不掉它们。”作为教师,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是让他们在不断的犯错中自我反省,而不是一味地去打击与摧残学生的身心,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伴随着犯错,宽容地看待每个人都会犯错,而我们也应该这样认为学生有时犯错并不是负能量的,我们不必把他们犯的错看得非常紧张,以至看到违纪学生时非常的生气,乐观地看待学生犯错,正是提供老师去教育他们的机会,老师处理得好也许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在这过程当中教师须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胸怀能使师生形成良好的情绪,建立和谐关系。2014年9月的一个下午,班里一位女生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放在宿舍里的银行卡被偷了,而且卡里的钱也被人取出来了!”我听了大吃一惊,因为钱能被取出来的很大原因是她银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