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及影响。2、知道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及影响。3、掌握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握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4、通过学习,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上自主形象的确立,是经过了与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进行坚决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学习重点、难点】本课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本课的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课文76—79页内容,完成基础知识。注意在课本上勾画要点,记下发现的问题。)历史探究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1、(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2)新中国展开积极地外交活动,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等____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态度,实行____________,不__________,并对中国沿海____________。历史探究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完成表格:首次提出①时间:②人物:主要内容A:B:C:D:E:积极倡导的国家①②③影响①②历史探究三:万隆会议的召开3、完成表格:4、“万隆精神”:亚非人民,保卫,增进的精神。【思维拓展】(互动探究,归纳总结,点拨释疑,共同提高。)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会议时间①会议地点②会议特点③讨论主题A:B:C: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方针:提出的作用:D:E:1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材料一中的“本政府”指哪个政府?(2)这段材料说明新中国愿意同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但是必须遵守哪些原则?(3)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所面临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美国、苏联的态度)?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004年6月,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研讨会”中的发言:“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已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我相信,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将会被赋予全新的时代意义,从而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有哪些?(2)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亚非人民曾经长期遭受战争的苦难,……为了根除这些殖民主义的祸害,为了进行各自的经济建设和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亚非国家的人民都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并且日益认识到彼此支持和帮助的必要。因此,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保障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并在这些基础上促进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就形成了亚非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周恩来(1)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2)这一方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这一方针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是否适用?(4)课本P78动脑筋: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万隆会议的航向?2【课堂小结】8、一个政策——一个原则——一次会议——一位伟人——一个方针——一种精神——9、归纳本课中周恩来对中国外交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达标检测】(要求独立完成,不会的问题做好标记,然后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基础知识: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A.改革开放政策B.“一国两制”政策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A.印度B.缅甸C.苏联D.美国3、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A.独立自主原则B.“求同存异”的方针C.对外开放政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2014年是中、印、缅三国总理发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多少周年()A.65年B.60年C.55年D.50年5、万隆会议的主要议题是()A.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