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备课方式:图文结构式(II)第二套大目标:激发学生建设边疆的理念小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清晰、插嘴”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三关键项:1、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2、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课型方式:要素组合课时形态:标准课型课时:二课时总评或反思学校:忻城县实验小学执教者:学段:五年级册下册课题:《3、白杨》导入整体感知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揭示写法1、同学们,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就来领略生长在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的风采。2﹙听+想+说读课题质疑:课﹚题是“白杨”你认为作者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3、讲+听+想+说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自读生字一遍,老师指名读接龙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读错给予纠正。4、课文围绕白杨树讲了哪些内容?1、(想+做)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动笔写自己的感受。问题:a、默读课文;作者笔下的白杨有什么特点?作者采用哪些手法来写白杨树的特点?边阅读边体会并作批注2(想+讲+做+听+看)交流汇报,感受作者对书的喜爱,4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成果。讨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整理自己的学习小卡。3、讲+听+想+做请小组代﹙﹚4、(读+讲)趁机品读重点句段。5J:板卡。4人单元组合作、表达呈现5F:防空讲、防单一、防以学生为敌、防泡沫1、浏览第5-12自然段,进一步体会白杨树的特点及文章的写法。2、分角色读5-12自然段,读出爸爸的话所表达得情感。3、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作者仅仅是在向读者介绍白羊是的特点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4、(读+讲+听+想+说)爸爸表白这一颗怎样的心?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文中的哪些表达方法值得大家学习?1、题目是白杨,作者仅仅是赞美白杨树吗还在赞美谁呢?2、作者是借白杨来赞美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这就是借物喻人。3、写法探究:从《白杨》一文来看,你发现借物喻人的文章一般从几个方面来写?4、写法类比2、让学生自由读文后指名读生字,让学生有学习缓冲的机会,避免以学生为敌。1、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7分钟)1、注重品读评词品句,既能积累好词好句,掌握表达方法,又能提高朗读水平,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培养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2、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给孩子创造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舞台。。19分10分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