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铭师中心培训心得总结康永安2014年8月8日,作为南宁外国语学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一员,在唐副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70多人到上海铭师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6天的集中培训。培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让我受益匪浅,特别对迟希新副教授的《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程红兵校长的《教师教学执行力》这两个与教师日常工作紧密关联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另外我还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进行了反思检讨。现将个人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班主任需要的专业素养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班的迟希新副教授是专门从事班主任工作研究的,他的开场白很生动而贴切,从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灰姑娘的故事》导入,让我们开始思考什么是有效教学?现在的有效教学陷入了什么样的误区?我们现在的有效教学是否已经模式化和工具化了?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教学个性和教学自信吗?。他的语言幽默,案例鲜活,说理充分。他详细的阐述了: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其中关于对学生的教育常识引起了我的思考。1、正视差异2、尊重差异3、因材施教4、分层评价。作为班主任怎样去有差异地去教育学生的差异,我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对于学生的差异有没有足够的重视,更加重要的是我有没有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充分的教育。从去年一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来看,我是做得失败的。迟希新副教授接着从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方面进行的全面的阐述:1、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2、有效沟通交往的能力3、活动创新设计的能力。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我发现了自己薄弱的是沟通了解学生的能力,其中尤其是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去想,让孩子有完整表达的机会并给予温馨的回应。迟希新副教授在谈到班级活动设计的时候的两个问题引起我思考:我们的班级活动有乐趣吗?班级活动正在成为老师和学生的负担吗?我立即在下面细数了一学年来自己开展过的班级活动,发现学生喜欢的班级活动实在太少了,学生通过班级活动获得教育的机会太少了。迟希新副教授马上又为我找到问题的根源,就是班级活动设计理念的创新不足,组织实施方式的创新不足。迟教授从克伯屈的学习理论出发,阐述了德育过程其实是附加学习的过程,德育是情感过程,是感染而成的,不是教出来的。最后,迟教授从他最擅长的主题班会设计方面给我们进行指导,先介绍了主题班会的一般实施过程,主题班会的的主题类型,他提醒班主任要提高预见学生发生问题和抓住学生教育契机的能力,并与大家分享了他的主题班会案例。他总结大家要做一个会学习的班主任,一个善于反思的班主任和一个健康快乐的班主任。他给我们留下了意味深远的结束语:“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还是精神人格的塑造者。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班主任专业素养,要时时刻刻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去感动学生。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8月13日上午,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程红兵给我们做了专题为《教师教学执行力》的讲座。1、首先阐释了教师教学执行力的三个层次:把课上好,有效教学和课程创新。其中一个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教师备课,上课和测试评价。他强调我们备课时候要特别注意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手绝活。回想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有经验但是没有绝活。不禁惭愧万分。接着他从具体的备课行为上谈了宏观备课,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习需要的时间和空间?用什么方式学习?学生如何组合?如何评教?如何评学?等等。在微观备课上面,他强调要在课堂上体现学生学习成就的证明。用可以观察的学生行为来表述,把学生的学习要求具体化,实践化。12、程校长话锋一转,接着论述了真正学习的实质是内在心理的变化,因此教育的真正目标不是具体的行为变化,而是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所以上课过程中我们到底要教什么?应该是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结构和行为规则来决定教学的行为和规则。具体落实到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检查、概括提炼、讨论交流、讲授与阐明和活动设计与示范。这点与我校的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模式是想一致的。总之备课就是要备出一节扎实的课,一节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