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交互循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与思考兴隆镇兴安小学:毛合军兴隆镇中心学校在全镇学校中推行“351交互循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年来,结合本班教学实际,参考同仁教学理论,归纳如下:一、教学模式的变化与并存。“351交互循环高效课堂”因其倡导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预习,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来巩固学习成果,不仅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而且蕴含其中的“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理念翻转、“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角色翻转、“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的程序翻转、“被动接受”向“质疑探究”的价值翻转等。当然,传统教学模式的精髓还是不能摒弃,把传统教学的知识灌输变成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二、课堂的人性化构建。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三)、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在教学《凡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我认为学生对个别词语理解还比较抽象,于是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三、鼓励机制的配合。成绩的肯定是学习前进的动力。适时肯定学生的成绩,给予精神与物质的奖励,让好行为、好品质、好方法在班级中得到发扬,树立榜样,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一)课堂评分。主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从参与讨论、交流、汇报、质疑、倾听、作业等几方面即时给出奖励分数,作为“星级”奖励的依据。(二)周评比和月评比一周有个“周评比”,周评比中除课堂表现外,还加入了安全、出勤等在校表现。如表兴安小学6年级1班学生一周评价表第周组名成员内容出勤学习文明礼仪安全纪律劳动职务特别贡献合计班名次对于获得班级前三名的小组与个人进行表彰。月评比,综合该月成绩,对获得班级前三名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有进入“星级”(注:100及以上为“一星级”;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