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带好自己的孩子?汉佐小学毛立国很多老师的子女都很优秀,但是也有不少老师教学业绩响当当,但遇到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却是伤透了脑筋!一些教师家长不解,别人的孩子教得好,自家孩子怎么就教不好?!对于这个问题,还真是有不少老师反映:“很苦恼啊!”对此,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凌宗伟认为,好教师,首先应该是好父母。“如果连自家孩子都带不好,家长如何放心让我们去教他们的孩子?”当然,这里的“教好”,可不等于有个好成绩、上了所好学校、混个好文凭、找了个好工作,而是好个性、好性情、好人品。那么,这究竟如何做到?老师如何告别教育孩子的“灯下黑”现象?快来听听凌宗伟怎么说!为什么有的老师教学棒棒的,可就是教不好自家孩子?为什么一些教师能带好学生,却带不好自己的孩子?我和我夫人都是老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共同认识是角色错位,缺乏耐心。认为自己孩子的基因比别人好,看轻孩子的困难我们多少有这样错误的认识——我们孩子的基因多少要比别人家好一些,因为这样的潜意识,有许多问题是孩子觉得困难的,但我们觉得很简单,一旦孩子遇到这样的困难来求助的时候,我们总会有意无意地显出不耐烦,或懒得搭理他们,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抱希望了,好奇心与上进心也就慢慢给打压下去了。忘记父母角色,像对待学生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其次是我们往往忘记了自己的父母角色,总是像对待学生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忽略了师生关系与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的不一样。师生关系是一种职业关系,相处虽也和谐、亲切,但这种和谐与亲切是有一个度的,这个度其实就是职业伦理规范;但是父子关系、母子关系不一样,血缘关系需要的不仅是和谐与亲切,更多的还有那种割不断的舔犊之情,天伦之情。而我们总是以教师的身份对待自己的孩子,严肃、正规,难免让我们的孩子敬而远之。认为孩子一定比别人强,孩子压力大负担重最为可怕的是我们骨子里的面子文化,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方方面面能够走在别人家的孩子前面,如果哪个方面一旦不如人家的孩子,我们心里那个急呀,远远超过那些不是教师的父母的。一急问题就更大了。其实许多教师子女就是这样被父母给急坏的。教师家庭出生的孩子与非教师家庭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如果有,或许他们身上负担可能会比非教师家庭的孩子要大一些。教师如何带好自己的孩子?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带好自己的孩子,我们夫妇的体会大概有以下几点:身教远重于言传想要带好我们的孩子,就要让我们成为孩子的范本,所谓身教重于言传,不是没有道理的。谈及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没有给女儿辅导过功课,很多人都不相信。我们夫妇俩都是教师,常在家里备课、看书,这种身体力行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以不断的积极影响。孩子看在眼里,慢慢地就喜欢看书了,即便是我们到朋友家去,她都是拿了一本书在旁边一坐就是半天;我的朋友送给她的东西也都是书。我从不教她背唐诗,也坚决反对让她写日记——因为孩子没有什么可写,时间长了就变成了抄袭和说谎。但我始终坚持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聊天,这种聊天也是“无主题”的:遇到什么聊什么,在聊的时候就渐渐教给她许多有益身心健康的知识。她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各种关联词语、各种成语用得就非常准确了,甚至她造句子的流畅程度都让我们大为吃惊。我想,这里的原因跟环境有很大关系。从这一点讲,要让孩子读书,父母就一定要读书;退一步讲,你就是不愿意读书,也得做出读书的样子来。答应的事情一定做到一直以来,我们坚持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做到,同时也要求她答应的事情也一定要做到。女儿从小有个习惯,就是大人讲了个故事,她总是会自己学着讲一下。上幼儿园了,老师讲了她就在下面又重复一遍。幼儿园常搞这样那样的比赛,老师就让她讲故事。但孩子往往只是兴之所至,真要让她像模像样地在大庭广众讲,多少是会有些忸怩,且没有耐心,讲着讲着就不愿坚持了。遇上稍微长一点的故事,就记不住了。怎么办呢?为讲故事,我们常常会要求她对着录音机边讲,录下来,然后放给她听,再让她接着讲。不讲好,就不让她玩其他游戏和玩具。这以后,老师再布置其他什么任务也就再没有不好好完成的了。习惯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