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结果弄得国破人亡,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的局面。春秋战国的500多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演绎了一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代的史诗。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那兵戎相见的战争气息。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东周西周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战争而得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西周强盛时王室的土地长达千里以上。平王东迁后只剩下方圆六百里之地,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西周强盛时王室有强大的军队,兵力达14万人以上。平王东迁后王室甚至不足万人东周时期王室财政越来越拮据,经常向诸侯国“告饥、求金”。周天子地位衰落东周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材料二:为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大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2、争夺土地、财产、人口和权力。1、周天子地位衰落,诸侯势力变得强大。诸侯争霸的原因一、春秋争霸(前770—前476年)2、强大的诸侯通过争夺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历史特征:1、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齐桓公越王勾践吴王阖闾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是什么?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任用_____为相改革(生产、军队)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谋略。公元前7世纪中期,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霸主地位怎样确立(方式)?管仲尊王攘夷老马识途一箭之仇管夷吾,字仲管仲相(辅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齐桓公在争霸过程中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真实目的是A.赢得周天子的信任B.表白自己无政治企图C.提高齐国的政治影响D.维护周天子的地位城濮之战1.重耳流亡2.楚成王礼待3.晋军“退避三舍”4.晋文公终成霸主楚军晋军晋文公争霸管仲改革:1、发展生产2、改革军制1、整顿内政2、发展生产3、训练军队改革促进国家发展霸主风采我决心改革,富国强兵,终于一鸣惊人,成为霸主,问鼎中原。我当大王后,总是贪图享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大臣们常劝我,我也不听,甚至还下令:谁敢再劝,就砍谁的头!后来大臣用“五彩鸟”隐语劝我,我决定痛改前非1234漫画说史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庄王卧薪尝胆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树立理想明确目标发奋图强坚定意志永不言弃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春秋末期生于浙江诸暨苎zhù萝村。“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美的化身和代名词。“沉鱼”——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huàn西施根据传说在吴亡后和心爱的人范蠡驾扁舟,入太湖,不知所终;感悟历史从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身上,我们能感悟到哪些关于国家富强的启示?从他们身上,我们还可以学到哪些个人成功的秘诀?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业晋文公:勤业治国,跃居霸业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终成霸业革新勤业毅力志向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改革,离不开人才。动脑筋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对这句话,你怎样看?春秋争霸的实质是(为了)什么?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展开的斗争。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畅想天地动脑筋※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1、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3、客观上有利于局部统一。2、促进民族融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二、战国七雄(前475—前221年)1、七国形成三家分晋:赵、魏、韩齐(田氏代齐)楚、秦、燕2、七雄(名称、位置)秦魏赵燕齐楚韩晋田齐楚秦燕赵魏韩请在P35按方位默写战国七雄赵魏韩齐秦楚燕时期主要战役交战国家典故∕成语影响战国魏赵齐∕魏齐∕秦赵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计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战国时期著名战役齐庞涓孙膑救命啊!从“纸上谈兵”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探究“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多万的真实性”?连连看退避三舍桂陵之战孙膑卧薪尝胆长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