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庐山的云雾》案例评析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马凤兰案例背景:《庐山的云雾》以优美明快的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课文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教学中,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章语言富于变化的特点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在读中内化语言,积累背诵。激发学生的想象,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生默读完后交流)生:这段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变化。是围绕“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这句话写的师:你能说说“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吗?生:瞬息万变是说庐山的云雾变化很多。师:你从“瞬息万变”这个词的哪个字中知道庐山的云雾变化很多?生:我从“万变”中知道云雾的变化很多。师:你能说说“瞬息”的意思吗?生:“瞬息”就是指变得特别快。师:请同学们再读这段课文,划出体现庐山云雾变化快的词语。(生划出后交流)生1:我找到的是“刚刚”、“一转眼”。从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庐山的云雾变化很快。生2:我觉得还有“明明”和“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也说明云雾变得特别快。师:理解的真好。请用你的朗读把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表现出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中一个比一个读得好。)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朗读让我感受到庐山的云雾真是瞬息万变啊!可我只看到一缕青烟、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和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还会变成什么呢?(学生雀跃地举起了小手)师:请同学们用上文中的词语,让大家感受到庐山的云雾不但变化多,而且变化快。能做到吗?生1:刚刚还是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一转眼就变成了在草坪上悠闲吃草的绵羊。生2:明明是一只高飞的白鹭,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大海上航行的巨轮。生:刚刚还是大海上航行的一艘巨轮,一转眼就变成了一头威风无比的雄狮。生:……(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说得越来越好,句子连贯而生动,他们已经将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师:同学们的想象真是太丰富了,让我感受到庐山的云雾真是变幻无常,多么神秘啊!我都不想离开了。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生齐读最后一段。……案例评析: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想象和联想。使学生与文本语言发生联系,逐步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能力。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瞬息万变”,划出描写庐山云雾变化快的词语。通过理解文本语言,体会“瞬息万变”的意思。然后通过朗读把云雾这种变化之快体现出来,最后启发学生想象说话,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刚刚、一转眼。明明、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进行语言训练,学生不但说得有条理,而且语意连贯、语言生动,效果非常好。因为学生已经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状态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扎实训练让词语深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我是最弱小的吗》案例评析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马凤兰案例背景:《我是最弱小的吗》将深刻的道理融入一个生动的故事中,学生非常喜欢阅读。课文写了托里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了蔷薇花,担当了强者的角色,明白了我们要保护弱者的道理。在课文中有两处描写蔷薇花的句子,一句在课文第一段写了蔷薇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十分娇艳。另一句写了蔷薇花在雨中无力的低垂着头。这两个重点句子,既是理解文本主旨的突破点,也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凭借。教学中我安排了足够的时间,加强指导,扎实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读与写的能力。教学片段: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以下教学。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讲了在一个周末的早上,托里亚一家来到森林里郊游,正当爸爸看书,妈妈和孩子们聊天时下起了大雨,哥哥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托里亚,托里亚把雨衣罩在蔷薇花上,妈妈说托里亚是一个强者。师:你讲的非常好,大森林的景色怎样呢?生:森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