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历史启示录》单元知识小结及典型题1.正确理解中华文化、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1)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2)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源于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内化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3)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离开了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创造力。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又促进了优秀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2.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1)原因:①从国情上看,中国还不发达,中国人民还不富裕,中国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艰苦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次没有雪山草地,但同样面临历史和时代挑战的新长征。②从青少年与国家的关系上看,“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是当年变法先躯梁启超的名言,寓意青少年的成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性。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旺。(2)做法:①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使我国真正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强国,我们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代相传。②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孔子落户天安门广场2011年1月12日,天安门东侧数百米外,一座总高达9.5米的孔子青铜塑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门前落成。雕像从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的整体建筑环境与周围空间环境出发,以简朴、概括的手法,将人体的结构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态当中,似巨石,似高山,气势磅礴,与庄严的国家博物馆建筑交相辉映,展示出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与正大气象。孔子在我国家喻户晓,历代被称为“圣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今天当人们面对这尊塑像时,会发出许多文化的感慨,会产生与孔子思想相关的许多联想,所谓的“思接千古”,正是通过这一特殊的媒介而获得雕塑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1.请你结合材料谈一谈孔子像落户天安门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孔子像与庄严的国家博物馆建筑交相辉映,展示出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与正大气象。中华文明的特点有哪些?答案: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沧桑、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特点,它能延续至今,是与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分不开的。3.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进一步继承和丰富孔子文化?答案:(1)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2)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学习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身素质;(5)与不同的国家和人民友好往来,共同发展等。九年级(1)班的同学在网上阅读上述材料时,从论坛中看到了下面的帖子:【背景材料】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引导人们走向和谐社会的基础教材。这充分地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没有忘本,还知道如何来拯救人们的心灵。国家幸甚,民族幸甚!(1)【请你跟帖】假如你也准备就孔子像落户天安门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请你从中华文明的角度写出自己跟帖的内容。(2)【请你分析】2009年起在世界儒学大会设立的“孔子文化奖”,每年评选一次。请你分析设立旨在推动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孔子文化奖”的理论依据。(3)【关注家乡】孔子是中国的骄傲,更是齐鲁大地的骄傲。相信你的家乡也有令你骄傲的传统文化。请你介绍一种你知道的本地方的传统文化或其表演形式。【解析】本题以孔子像落户天安门广场为背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