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外国语学校校本选修课程方案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课程改革,构建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效课程选择,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制定《南宁外国语学校校本选修课程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为指导,从我校“为了学生的今天更为学生的明天”的办学理念出发,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性的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不断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日益鲜明。二.课程目标通过实施校本课程,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的课程结构,结合本校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1.学生层面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2.教师层面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培养一支研究性发展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3.学校层面探索一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的设置模式,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品位以及完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三、课程原则1、“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2、自主性原则。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实践和表达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3、开放性原则。强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安排、主题确定、方法运用、活动操作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四、课程管理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长:梁正副组长:韦塔斯组员:林万春梁绍谷尹凤媛唐艳玲汤希雁邓奇黄玉兰龙兴承陆玉福。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2、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1组长:韦塔斯副组长:林万春梁绍谷组员:尹凤媛唐艳玲汤希雁陆省州何谷赵芳葵蓝杏芳朱志芳凌艳贺旭琳康永安王周勇李桂梅杨祝卿秋宏。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务性工作。3、日常管理机构A.科研处a.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课时计划,加强校本课程师资管理,指导各年级组、备课组制定实施计划。b.落实各班指导学生了解各门学科,并做好学生选课,以便于对全校校本课程进行规划。c.根据计划安排校本课程的课时和教学(活动)场所。d.加强对每位教师开设课程的指导与测评,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e.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B.年级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a.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日常管理,协助教务处做好课程的实施、评价认定工作。b.对学生进行活动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C.教研组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五、主要措施(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2)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3)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校本课程。(4)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5)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