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年工作要点安排,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为配合常委会审议报告,7月7日至9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由副主任白同伦任组长,部分组成人员、内司委委员、司法专业代表小组为成员的调研组,对我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市综合治理办公室,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信访局负责人参加了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市司法局、昆区、九原区、XX县区、土右旗政府关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实地查看了部分司法所、调委会。XX县区、XX县区、石拐区、XX县区、达茂旗政府书面向调研组汇报了关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调研结束后,与市政府交换了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组织机构基本健全,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调处纠纷成效明显,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打造“平安包头”,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20**年以来,全市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959件,调解成功12651件,调解成功率达97.6%,纠纷激化率控制在4‰以内。(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近年来,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市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26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主管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关于构建全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的实施意见》、《XX市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司法工作,决定增加行政经费、第1页共5页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进一步明确了全市基层司法所机构设立、人员编制、司法所所长职级待遇、管理体制、岗位津贴、办公经费等方面问题。进一步理顺了基层司法行政管理体制,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编制、经费由司法行政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全市司法所建设达到了“七个一”目标的要求。(二)完善网络体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全市现已建立调处中心83个,调委会2539个,调解小组6430个,调解工作人员(包括信息员)67969人。建立了由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统领,旗县区调处中心为龙头,乡镇苏木(街道)调处中心为主体,向下一直延伸至调解信息员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调解六级网络。按照“预防在先,警示在前”的原则,建立了领导值班接待首问负责和听证对话等10项工作制度,建立了矛盾纠纷信息定期报送制度。为积极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运行机制,实现对矛盾纠纷的有效控制,建立完善了矛盾预警、工作联动、协调解决、主动回访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三)创新工作模式,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实践中,各级政府和调解组织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开通了“矛盾调解直通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创新出“三章两联”、“六靠前”、矛盾调处应急预案、ab预案等五种工作方法,这些工作方法既完善了调处工作流程,又强化了责任落实,既贴近工作实际,又满足了群众需要。近年来,各级政府和调解组织积极拓宽调处工作领域,主动介入拖欠农民工工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土地征收补偿、房屋拆迁安置、土地承包流转等社会热点、难点纠纷和群体性纠纷的调解。以排查防激化,调解创“四无”为重点,积极开展专项排查活动,有效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四)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各级政府注重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结合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特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近年来,共培训司法助理员和各级调解员近10万人次。建立健全严把入口、畅通出口、严格管理、充满活力的干部管理体制。通过从公务员队伍中选调、向社会公开招考等方式,多途径充实第2页共5页司法所工作人员队伍,有效提高了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素质。全市现有司法所工作人员2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