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卢沟桥事变-微课的教学设计VIP免费

卢沟桥事变-微课的教学设计_第1页
1/2
卢沟桥事变-微课的教学设计_第2页
2/2
附件2中山市“微课”教学设计说明微课名称卢沟桥事变授课教师姓名李细妹单位小榄花城中学联系方式18938757517知识点来源□学科:历史□年级:初一二□教材版本:人教版□所属章节:第四单元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录制工具麦克风、电脑及录屏软件微课设计简介(200字以内)本节微课讲的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一个知识点,讲解这个知识点要和卢沟桥联系起来,因此前面谈了有关卢沟桥历史的话题,希望同学们对这座桥有一个很深的印象,然后用图片和视频引入卢沟桥事变的知识,要学生表演英雄人物的临终遗言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重点讲解它标志着什么,最后分析卢沟桥事变和九一八事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卢沟桥事变的知识就讲得很透切了。微课教学设计内容教学目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历史史实,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认识卢沟桥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重点难点突破策略讲解法、比较法、图示法、例题法教学过程导入:卢沟晓月是著名的北京八景之一,古时乾隆帝曾在秋日路过卢沟桥,得此良辰美景,题名“卢沟晓月”,并立碑于桥头。2005年5月19日一位91岁的侵华老兵本多立太郎在此处下跪忏悔,那么为什么日本老兵要在美丽的卢沟桥下跪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翻开那段惨痛的历史。教学过程:教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有关卢沟桥事变的电影片段,请同学们注意卢沟桥事变的时间、地点和发动者。(播放《卢沟桥事变》片段)学生:(看电影)教师:相信同学们对卢沟桥事变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请同学们一起告诉老师卢沟桥事变的时间?学生:1937年7月7日展示:一、卢沟桥事变1、时间:1937年7月7日教师:那么,卢沟桥事变又称为什么事变呢?学生:七七事变教师:地点呢?学生: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展示:2、地点:北平西南的卢沟桥教师:那么,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这个问题对同学们来说可能有一点难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74的内容找出答案。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教师:(展示《卢沟桥事变形势图》)卢沟桥地理位置重要,它位于平汉、平绥和平津三大铁路的交汇处。自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卢沟桥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如日军占领卢沟桥,可截断平汉铁路,使北平陷入四面包围的形势,然后以平津作为后方,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所以卢沟桥就成为中日在军事上的必争之地。教师:面对日军的突然袭击,当时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守军能坐以待毙吗?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表演,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然后想一想:佟麟阁的话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设计学生表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佟麟阁的话体现了他把自己的生死荣辱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什么?学生:(回答问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展示:3、标志: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但是,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爆发?我们不可以说是“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爆发呢?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刚才这些同学都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从日本侵华的方针、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对日侵华的态度等方面分析的。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全面”两个字。如何理解“全面”两个字?一条思路是大家想到的,按事件发展的顺序思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的产物,它引起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最终团结起来抗击日寇侵略。一条思路是按历史的横切面来考查的。所谓“全面抗战”就是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总动员的抗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卢沟桥事变-微课的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