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营山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城点我课文朗读!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和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4、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过程。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和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4、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过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辩论寻常解答信奉怀疑责备违背曾经疑问拖住事实结论解释试验证明的确教授宣布斜塔固执惊讶呼喊哲学家忍不住不容更改胆大妄为字词积累字词积累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简直就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改变了几乎全西方的哲学家,被誉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人物介绍人物介绍优秀是一种习惯。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亚里士多德名言: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课文精读课文精读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体现出了伽利略认真求实的决心和态度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这句话说明伽利略当时的成就,也暗含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认真、执着的科学家精神才取得的。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句话是伽利略做的这个实验给人们的启示,高速我们要勇于挑战权威,用事实说话。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这句话说明了在当时的社会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已经深入人心了,是不容置疑的,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盲从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铁球往下落的与铁球的没有关系。说错了同时着地速度轻重公开证实在人们明白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表示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于怀疑,打破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推荐阅读推荐阅读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吴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