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月亮班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孤山镇中心幼儿园月亮班一、活动目标:1.向家长展示我园的办园理念、课程特色和教学过程。2.增进与家长的交流,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观、儿童观,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能主动配合,做到家园互动。3.增进亲子间的情感,激发幼儿和家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4.培养幼儿在成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的能力与勇气。二、活动时间:2016年5月13日(星期五)上午三、活动地点:月亮班活动室四、开放内容:1.晨检、晨读2.教学活动3.培训交流4.幼儿体操5.户外活动6.甜蜜午餐五、活动流程:(一)入园:07:50-08:05教师接待幼儿入园,做好考勤工作。(二)晨读:08:05-08:25(教师引导,进行晨读)(三)早操09:45-10:10(世界真美好,魅力四射)(四)教学活动一:月亮班语言《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执教者:张敏)一、教材依据:《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聪明的狐狸如何拔掉大老虎牙齿的经过,同时提出了大老虎没有牙齿的原因是吃了太多的糖,从而引出糖吃多了会蛀牙的道理。通过故事,幼儿不仅能感受到狐狸的机智聪明,更能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之所以选择其作为教学内容,是因为其内容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线索清晰明了,而且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分明,角色对话较多且富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符合幼儿的欣赏特点,很容易激发幼儿语言表达兴趣,适合幼儿阅读和故事表演。同时,该童话故事中还蕴含了多领域的价值,包括语言、艺术和健康领域,体现了活动的多元性和整合性。大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喜欢看图书、乐意讲述和表演,但注意力易分散。同时,大部分幼儿都开始换牙了,对牙齿的松动和脱落极为敏感。这样一个关于保护牙齿的故事,很容易让幼儿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从而产生共鸣。幼儿在看一看、学一学、说一说、演一演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内化着爱护牙齿的健康意识。由此可见,这样的选材符合《纲要》中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基于以上的原则和幼儿的发展现状和需要,我利用“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这个故事设计了一节以语言为主的大班综合活动,以满足幼儿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的需要。二、设计思路:(一)游戏激趣,导入活动。(二)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三)直观形象导学故事内容。(四)教师小结,懂得保护牙齿三、教学目标:1.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正确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记住大体情节.2.学习理解词语:厉害——猛烈、难以对付;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3.教育幼儿遇事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四、教学重点:幼儿能够通过故事内容,受到启发,学会保护自己的牙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五、教学难点:幼儿能够讲故事分角色来表演。六、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小猴、小兔、狐狸、老虎、狮子、牛大夫、马大夫、指偶若干、录音带(录有“老虎”的叫声)七、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问: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动物?(放录音)听,这是谁的声音?(老虎)2.(出示多媒体画面)问:你觉得大老虎的什么地方最厉害?(丰富词:厉害)(引导幼儿说出牙齿)3.(出示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画面)问:这两只老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没有牙齿)导入课题。(二)基本部分1.教师进行生动形象的表演讲述。提问:(1)故事里出现了哪几个小动物?(2)谁不害怕大老虎的牙齿?它是怎样做的?2.利用课件,请幼儿欣赏第二遍故事,并结合课件提问:(1)小猴和小兔为什么害怕大老虎的牙齿?(引导幼儿模仿并学说对话)(2)狐狸不害怕大老虎的牙齿,它是怎样说的?(3)老虎吃过糖吗?它是怎样做的?(4)这时候,谁来劝老虎?它是怎样说的?(5)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样做的?(6)这时候谁来了?它是怎样做的?最后一颗牙是怎样拔掉的?(7)大老虎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老虎?(丰富词:瘪嘴)3.请幼儿欣赏情境表演,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问:(1)小狐狸拔掉了大老虎的牙齿,说明小狐狸怎么样?大老虎呢?(2)为故事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