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家庭问题的问卷调查报告2010年4—5月,经过多番讨论,我们从“父母从事的职业”、“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结构”、“是否是独生子女”、“家庭主要教育人员”、“亲子时间”、“对子女的关注点”、“家长的表率作用”、“亲子关系”、“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关注子女的学习”、“和老师的联系沟通”、“对导致子女问题的归因”共14个方面编制了对问题学生以及问题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设计说明:1部分包含10个小题,主要了解学生家长及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父母从事的职业”、“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结构”、“是否是独生子女”、“家庭主要教育人员”这几个方面;2部分包含6小题,主要了解“亲子时间”、“对子女的关注点”、“家长的表率作用”、“亲子关系”几个方面的情况;3部分包含6个小题,主要了解问题学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4部分共5个小题,主要了解问题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情况;5部分共8个小题,主要了解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注情况;6部分共2个小题,主要了解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情况;7、8、9部分了解问题学生家庭的其他教育情况;10部分倾听学生对家长的不满。家长调查问卷设计说明:1部分共7个小题,主要了解学生家长及家庭的基本情况;2部分共7个小题,主要了解家长对子女的关注点是什么、教育的方式方法、亲子关系情况、对孩子问题的归因情况;3部分共7个小题,主要了解家长关注孩子学习的情况、家长履行监护责任的情况;4部分2个小题,主要了解家长和老师联系沟通的情况;5部分共2个小题,主要了解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自身教育情况的认识。2010年6月到11月,我们结合本课题研究对“问题学生”的界定(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学生,是指在思想、学习或行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和障碍,屡教不改、教育困难的学生。在思想道德上,表现为是非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感,不讲文明、礼貌,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厌学情绪严重,沉迷于玩乐,经常旷课、逃学;在行为习惯上,表现为易受不良诱惑影响,目无组织纪律,乃至暴力倾向严重,打架斗殴、偷盗,破坏性强),有针对性的选取班上的问题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初一年级选取了8个班,每个班选取4—7人;初二年级选取10个班,每个班选取5—10人;初三年级选取8个班,每个班选取3—5人。前后共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专门针对“问题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2010年6月,我们首先讨论确定了开展问卷调查的“问题学生”家长名单,在往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我们利用家访和家长会的机会,对问题学生的家长开展了问卷调查。2011年4月至9月,我们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问题学生的问卷,共发放150份,回收145份,其中有效问卷130份;对问题学生家长的问卷,共发放180份,回收170份,其中有效问卷166份。我们利用电子表格EXCEL2003进行数据分析,把每份问卷的答案输入电子表格中,然后使用“COUNTIF”公式对不同选项所占的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针对问卷调查反馈出来的一些情况,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导致问题的原因,我们利用家访和约见家长的机会,对部分问题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以下是针对问卷统计数据和访谈了解的情况进行的具体分析。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1、父母从事的职业情况分析学生调查1.1:你母亲的职业:(%)自己做生意的教师干部工厂打工的农民其他23.103.137.76.929.2学生调查1.4:你父亲的职业:(%)自己做生意的教师干部工厂打工的农民其他131.806.224.910.926.4家长调查1.2:您的职业是:(%)自己做生意的教师干部工厂打工的农民其他17.31.90.6437.1821.1521.79从上表可以看出,问题学生父母的职业大多是进厂打工、做生意、农民这三类,大多存在一定的生存压力或者工作比较忙。进厂打工的生存压力大,往往忙于工作,而且工作往往三班倒,定期或者不定期轮班,以致于可能和小孩的作息相反,就很少关注孩子;做生意的竞争较大,工作也忙,疏于关注孩子。在实践中,我们老师也碰到,有时要约家长到校谈其孩子的情况,一些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