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分析法——任务驱动型叙事体新材料作文写作初探高考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韋。(60分)(2015高考全国乙卷)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任务驱动型叙事类材料作文题型的特点1.试题材料特点试题往往给考生提供一个生活化、社会化的真实情境。试题材料为叙事性材料。材料本身有一个动态变化(内含因果链)的过程,往往蕴含对立性问题(矛盾);材料有主要当事方和相关参与方,事件引发多元声音。2.提示语特点“”“材料后附的提示语往往带有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或…………”在中,你认为谁(哪一种)更的设问句“,指引考生就事论事”“(这是讨论的第一层次),并上升到就事论理”(这是讨论的第二层次),或澄明是非,或解剖弊害,或分析原因,或提“”“”出对策,论事论理都要基于材料中的基本事实。“材料后附的提示语往往带有请你就某一方(或针对、选择某”“”一个角度)表明态度、阐述看法或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等的任务型指令,且明确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有的还同时限定了写作的文体(如2015年国家乙卷的“书信体”)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流程1、完整概述事件2、明晰任务指令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具体问题具体措施2013年2月27日上午6时15分左右,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件。事件造成11名学生受伤,其中4名重伤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时,学生在从宿舍去上早自习,当时宿舍铁门关闭被学生挤开,从而发生踩踏事故.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以上事件悲剧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写作流程示范1、完整概述事件:湖北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一起校园踩踏事件,导致11名学生受伤,4名学生因抢救无效死亡。2、明晰任务指令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以上事件悲剧,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因果分析法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由表及里:(1)、一般原因分析(2)、直接原因分析(3)、另一个原因分析(4)、背景分析如:为什么会产生校园踩踏事件的悲剧示范:一个在“硬件”层面,比如校园建筑质量不够过硬,楼梯设计不科学等;另一个在“软件”层面,比如校园安全教育疏漏,校舍管理混乱等。“因果分析法”示范(一般原因分析)“为什么会产生校园踩踏事件的悲剧?”(直接原因分析)示范:校园踩踏事件之所以发生,直接原因在于,最需要秩序的时候出现了拥挤和推搡,而身在现场的人失去了等待的耐心和规则意识。虽然官方调查称,事故源于值班老师没有按时打开宿舍楼的大门,但不难想象的是,即便大门像往常一样正常打开,很多学生可能仍会跑着涌出宿舍楼。示范:这种争先恐后,一部分源于孩子们顽皮的天性,另一个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一直都在给孩子灌输“争”的哲学。在我们国家,拥挤似乎已成一种常态,从车站、码头到学校、商场,一切有人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我们盲目拥挤的场所。曾经还有人在网上吐槽,抱怨中国乘客连坐飞机都要抢着挤进舱,似乎晚了就会没有座位一样。“为什么会产生校园踩踏事件的悲剧?”(另一个原因分析)“争”的教育会怎样?(背景分析)示范:在家里,我们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力争上游”;在学校,我们的教育制度固化了“赢者通吃”的格局;在社会上,我们目之所及都是各种“唯恐人后”的场面。在邮局的窗口,即使只有三五个人,也可以看到你争我抢的场面;在马路上,某些车辆频繁变线,其目的仅是为了提前一个车位的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