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导管套件使用肠梗阻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肠内液体潴留、电解质的丧失,以及感染和毒血症。一旦确诊为肠梗阻,实施胃肠减压是针对肠梗阻所必要的急救处置措施。普通的胃肠减压管由于长度较短,只在胃腔内进行吸引,所以只能吸引胃内积存液体和胃液,而对于小肠内潴留的液、气体,尤其是低位小肠内的潴留物不能直接进行吸引,经鼻插入型可以解决此问题。所以最近几年肠梗阻导管广泛应用于临床。肠梗阻导管有经鼻插入性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一、肠梗阻导管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适应症1.急性小肠梗阻,尤其是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可以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直接减压诊断、治疗。2.需手术治疗的粘连严重的肠梗阻。3.术中经肠梗阻导管行肠排列,防止术后复发。〔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适应症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大肠癌所导致的急性大肠梗阻〔特别是横结肠到直肠〕,能够防止肠造口后行二期吻合手术。〔三〕禁忌症1.食道狭窄。2.幽门狭窄。二、肠梗阻导管套件组成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套件包括肠梗阻导管和导丝。〔一〕肠梗阻导管〔双气囊型〕经鼻肠梗阻导管长度为3米,纯硅胶导管,前端为含不锈钢球的念珠状前导子,不透X前气囊线,便于观察、操作,使幽门通过率到达100%。导管为单气囊或双气囊,前气囊通过Treitz韧带后,翻开前气囊,导管可以随着小肠蠕动不断地前行,并且不断地吸引肠内容物,直至梗阻的上部,有后气囊可对小肠进行选择性造影;有补气孔,提高了吸引效率。肠梗阻导管由前导子、前气囊、后气囊、导管主体、分歧部、前气囊阀、单向阀、后气囊阀、补气口、接头、封止塞、竹节接头、固定器及螺旋盖等主要结构组成。如图6-4-1所/示'o图6-4-1肠梗阻导管〔二〕导丝亲水性导丝结构为一根导丝,外涂亲水涂层,包装时,外有护套插管保护。如为弹簧导丝结构为一根导丝,外涂特氟伦涂层。三、经鼻插管型肠梗阻导管使用操作标准〔一〕操作前准备1.环境准备保持环境安静。2.用品准备消毒手套、治疗盘(碘伏、酒精、棉签、局麻药)、注射器、灭菌蒸馏水。3.患者准备向患者说明施行肠梗阻导管的目的,消除不必要的顾虑。4.导丝准备由护套摘下前端插管,确认导丝头部是否有弯曲;由护套的后部用注射器向护套内腔注满灭菌蒸馏水。〔二〕不使用胃镜下操作步骤1.插入肠梗阻导管前,充分吸出胃内容物,以防止呕吐使前气囊返回胃内。2.将肠梗阻导管内腔〔由吸引口前端侧孔〕加满灭菌蒸馏水。然后将带内塞的接头接到肠梗阻导管吸引口上。导前气囊后气囊导前导3.将利多卡因软剂适量涂抹于肠梗阻导管的前端局部。4.导管插入胃内后,将导丝由带内塞接头的螺旋封头处插入肠梗阻导管前端。5.插入过程中,每间隔10分钟,可旋紧带内塞接头的螺旋封头,入水口处注入20ml灭菌蒸馏水。6.在透视状态下,以半卧位-左前斜位姿势,使导管前端朝向胃大弯部〔图6-4-2〕。7•转向右侧位,使肠梗阻导管前导子朝向幽门,在这种状态下,使导丝比前导子前端先行,确认导丝通过幽门。此时如果导丝无法通过幽门,可经口插入内视镜,用钳子等将导丝导入幽门。8.肠梗阻导管前端通过幽门后,将导丝由肠梗阻导管中回抽5厘米左右,然后将导管向前送入5厘米,反复此过程,将肠梗阻导管尽可能插入。9.决定留置位置后,向前气囊内注入灭菌蒸馏水10〜15ml〔图6-4-3〕。但注入量要在30ml以内。图6-4-2首先将导管经鼻插入胃内图6-4-3导管插入十二指肠水平段以远,然后充盈前气囊10.拨出导丝。11.导丝拔出后,继续将肠梗阻导管向胃内送入,使其在胃内呈松弛状态。确认肠梗阻导管的侧孔局部确实进入肠管内。12.前气囊会由于肠蠕动运动被送至阻塞部位,并在此部位进行减压与吸引。〔三〕在胃镜下操作步骤1.插入肠梗阻导管前,充分吸出胃内容物,以防止呕吐使前气囊返回胃内。2.将内视镜经口插入到十二指肠降部。3.由钳道插入导丝,在透视下确认进行至十二指肠降部。4.在注意不要同时拔除导丝的情况下慢慢拔出内视镜。5.由鼻腔插入内拉通管,由口腔引出6.将导丝的后端部插入内拉通管,由鼻腔引出。之后拔去内拉通管。7.将肠梗阻导管内腔〔由吸引口到前端侧孔〕加满灭菌蒸馏水,然后将带内塞的接头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