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三角架》设计者:梁芳梅一、活动目标:1、尝试用木棒架起彩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2、z在操作中能主动发现并乐意解决问题。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活动准备:1、学具:游戏棒、彩泥、硬纸皮、笔、垫片等每人1份记录表一份、课件一份三、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东西,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橡皮泥团、小棒、纸片、海绵)今天,老师想请你们用这些材料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看看用那些材料能让这块橡皮泥团稳稳的站在桌面上,而且是不用手扶也不会倒下来的,你们想接受挑战吗?二、幼儿第一次操作---看看什么材料能让橡皮泥团稳稳地站起来1、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把每一样材料都试一试。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记录表一上记录。3、师幼一起看记录表一总结,只有小棒可以让橡皮泥团稳稳的站起来。4、让幼儿用小棒再试一试,让橡皮泥团都能站得稳稳的。5、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是用了几根小棒让橡皮泥团站起来的。三、幼儿第二次操作——最少要用几根小棒能让橡皮泥团稳稳地站起来。1、提出新任务、师:刚刚你们的表现都非常棒,那有没有信心接受新的挑战?你们准备好了吗?耳朵听好了,最少要用几根小棒能让橡皮泥团稳稳的站起来呢?这次是要比一比谁用的小棒数量最少,而且还要让橡皮泥团站起来哦。2、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引导)师:你们都成功了吗?哪好,谁来说说你是用了机根小棒让橡皮泥团稳稳地站起来的。3、引导幼儿发现最少用三根小棒。师:你最少用了几根小棒?你是怎样摆放的?有没有比三根小棒再少的?你们试过两根小棒吗?能不能成功啊?看来最少要用几根小棒?(记录好实验结果)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记录表,(三根)最少只要用机根小棒就能把橡皮泥团稳稳地撑起来了。4、教师示范小结。师:老师也想来试试,先用小棒差进橡皮泥团中间,然后把小棒上面靠拢,下面要分开,摆成一个三角形,而且小棒的高度要一样高,这样就成功了。5、幼儿再次操作、用三根小棒撑起橡皮泥团,看看谁的橡皮泥团站得又快又稳。四、引出三脚架观察三根小棒的“脚”师:我们来看看小棒站在桌面的三只“脚”呈什么形状?(三角形)人们根据这个发现,就做出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并且给这些架子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三脚架”五、介绍生活中的三脚架1、(出示相机三脚架图片)师:看看这是什么三脚架?它有什么用呢?(盘拍照时可以把相机放在上面,这样拍照及更稳更方便了)2,出示画画三脚架图片,师:你们看看这又是什么三脚架呢?有什么作用呢、(可以在上面画画,有了这个三脚架就可以把纸板架在上面画画了,很方便)3、出示三角凳图、师:你们看看这张凳子和我们坐的凳子有什么不一样?它只有三只脚,所以我们叫它三角凳。4,、出示多层三脚架图,师:这个啊是多层三脚架,它的每一层都可以用来放一些生活用品,可以放很多东西,不占地方,非常方便。5、出示架子鼓图,师:看看这张图片中哪里有三脚架,圆圆的那个可以敲出声音的是什么呢?(鼓)在鼓的下面有三脚架,所以叫它架子鼓。在日常生活中出除了刚刚我们看到的三脚架,还有很多很多的三脚架。平时我们如果看到有三脚架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六、第三次操作——自制三脚架1、出示各种材料,请幼儿尝试用材料变成三脚架撑起来师:生活中有这么多有用的三脚架,真的很神奇哦,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做一个三脚架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每组桌子上有些什么材料,(铅笔,筷子.皮筋)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做三脚架,哪做三脚架纸需要几根材料来做,(三根)请你们自由选择三根相同的材料,用橡皮筋捆绑起来,做成一个三脚架,做好了就请你把三脚架放在桌面上展示。请你们选择材料制作吧。2、幼儿制作三脚架,教师巡回指导。3、展示三脚架。七,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