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实力,教学反思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1《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解并描述的是一位画师要考查三位徒弟,看谁能在同样大小的一张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第1页共68页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很多多骆驼的头,比大徒弟有了进步。小徒弟虽然只画了则在纸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颈项,但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拍案叫绝。课文的题目揭示了这篇课文的中心,插图揭示了小徒弟画面的内容。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但讲解并描述的道理却很有启发性。教学时,我留意培育学生独立阅读的实力和自主研讨的实力,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学生的爱好,发展学生的创建性思维,培育其创新意识。我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把握这篇课文阅读的要点是让学生透第2页共68页过文字表面去揣摩文中人物是怎样想问题的,小徒弟在想问题时为什么能和两位师兄不一样,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之后进入更深层次的阅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怎样的思维过程才是别出心裁的。在阅读课文之后,我进一步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更多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体验思维的乐趣。如学好课文后,我让学生说说:“假如你是那位画师的第四个徒弟,你会怎样按师傅的要求画骆驼?”学生争论纷纷后,热情发言。郭柯呈说:“我会画沙漠,一只骆驼往前走去,身后留下一串串脚印。”话音刚落,陈婕就立刻质疑:“光有一串串脚印并不能说明骆第3页共68页驼多,人家可以认为是同一只骆驼留下的。我会画两只骆驼向沙漠深处走去,留下许多许多大大小小的脚印。”她的回答立即引起大家的掌声。接着我也出了一道画题想考考他们,当问他们有没有信念时,看到他们个个都是心中有数的样子,我真的是很兴奋。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上“蛙声十里出山泉”时,有几个小挚友又把小手举得高高,问是什么意思?当我把大致意思告知你们,并问:假如让你们画出这一幅画面时,你们会怎么画?此时,他们一个个都不停地在思索,小手不停地在桌子上比划着,一只手、两只手、三只手。越来越多的小手举第4页共68页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精彩纷呈的答案就出现了:一只只小蝌蚪顺着泉水往下游去。虽然画面上没有出现青蛙,但蝌蚪就说明白一切。许多小挚友都发出了赞美声。虽然有些同学的答案不是很好,甚至有些好笑,可当我看到他们仔细思索的样子,真的好喜爱。接着结合《词语手册》让学生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都独特的思维,从而体会到遇事擅长动脑筋的重要性。我最终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把学生的阅读拓展到课外,丰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2第5页共68页《12想别人没想到的》是第六册第三组的最终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开发学生智力的好玩故事,它采纳了悬念的手法,文章一开头并不急于告知我们原委怎样才能画出最多的骆驼,而是一步步地展示三个徒弟所画的画,让人迫不急待地往下读,最终才揭开奇妙。基于这点的考虑,我也在教学中力图精确把握略读课文的特点,只做“提纲挈领”的指导,运用课件引导学生围绕“画师为什么赞扬小徒弟的画”这一主要问题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引导学生品尝语言。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略读课文不是不咬文嚼字,只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就已经熟能生巧,不需多专心,自会随机第6页共68页肆应。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课文的理解水到渠成。在课堂上,我也力求能做到“一课一得”,我有意识地设计了三个词语理解(换词)的小环节:1、连绵起伏——连绵起伏;2、禁不住——不由自主;3、用一个字夸夸小徒弟。希望学生在学习中也能积累丰富的词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3今日,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第7页共68页《想别人没想到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