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方溪小学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缙云县教育局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改革育人模式,推进因材施教,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和培育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健康成人。二、总体目标我校在县教育局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稳步有序推进课程建设,努力加强课程建设,改进课程实施,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师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三、工作任务(一)积极推进,强化领导1.制订学校课改实施方案方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深化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教导主任任组长,负责具体的实施。2.制订学校课程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力求形成学校的特色。(二)组织实施,突出重点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会、研讨会,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学习活动,强化理念转变先行,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2.开展开齐开好两类课程。根据学校实际,制订好学校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类课程的具体实施办法。分类建设拓展性课程。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年段要求,分层次、有步骤开好拓展性课程,科学安排各课程之间的比例,满足不同年段学生的选择。建设好体艺特长类课程,学校以“布贴画”和“石头绘画”为突破口,开设了艺术选修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会实践等,整合学校的学农基地建设,重点体验生活,立足农村实际,提高能力。另外兴趣拓展类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信息技术、音乐、体育、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3.深化课堂方式变革(1)小班化教学研究。立足我校小班化教育实际,依托“浙江省小班教育研究联盟学校”和“浙江省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的优势,积极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从备课、上课、作业、评价等方式彰显小班特色和精彩。(2).严格课外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严控日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坚决杜绝搞题海战术,搞消耗战、疲劳战。狠抓作业质量。倡导“精致作业”,坚决制止无效、低效作业。以作业的“四精四必”(“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对作业布置和批改进行监控。推广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和实践性作业。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及时反馈学生作业情况。(3)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形成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学校将逐步形成、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教师的评价改革,建立教师绩效、课改参与、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强化德育课程体系建设。(1)强化立德树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学习、生活习惯。把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把德育目标渗透于各门学科教学,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2)加强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强化德育课程的不同年龄段的递进;强化德育课程全面的完整性体系建设,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高年级学生“信、孝、仁、廉”等德育教育内容。(3)着力抓好“有效德育”。开展“有效德育项目”评选与展示活动。创新工作载体,拓宽工作思路,落实好立德树人的任务。着重抓“六育”:一是爱国爱党爱家和理想信念教育;二是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孝文化与感恩教育;四是留守儿童快乐周末活动与爱心教育;五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