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标题:对听障生如何上好数学课的探讨工作单位:襄汾县特殊教育学校姓名:梁慧手机号:13191271524邮编:041500摘要:在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小学生由于感官受限,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许多自身存在的困难,教师要巧妙的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兴趣、数学课堂生活化、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等策略,优化数学课堂,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探索中。关键词:听力障碍数学教学激发兴趣数学生活化我们知道数学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对特殊学校有听力障碍的聋生来说,无论是思维的抽象性,还是语言方面与普通学生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要让每个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就需要我们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设置游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被学习的兴趣所左右。而数学本身就像枯燥无味、单调的数字游戏一样。如果一味采用重复灌输的方法,那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厌学情绪。在上一年级数字比大小,有一个学生就是不知道哪个大哪个小,经常混淆。后来我就让学生玩扑克牌。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游戏的名称叫《干瞪眼》。选扑克牌A—10,超过10的先去掉。游戏不限人数,第一个人是6张牌,其余每人5张,第一个人先出,按照座位顺序,第二个人只能出比他大1的数来压,如果没有,那就依次类推,然后再说几小几大。这样玩上几次,果然效率很高,而且在游戏中缓解了紧张的情绪,玩中学,学中玩,在欢愉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2、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一些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不能单纯的依靠教师的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让学生置身到学习的问题情境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同样多》的时候,首先我摆放一个盘子,让学生往盘子中放一个桃,问盘子几个,桃几个?然后我摆一排盘子,让学生在每个盘子里各放一个桃子,再问盘子几个,桃几个?从而理解盘子数量和桃同样多。建立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二、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1、让学生置身于直观的生活情境中聋生由于听力障碍,理解水平较差,从而影响了智力的发展。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点知识,还可以带学生进行实物观察。在学习《6的乘法的认识》,有这样一道题:图上画的是一个男孩站在一辆小汽车的一侧,他只能看到汽车一侧的车轮是2个,问题是6辆车一共有多少个车轮?学生一看,都是2×6=12(个),从图上看每辆车就是有2个轮胎,学生根本想象不到还有2个看不见的轮胎。像这样的问题老师凭空的讲不如让学生实地的去看。于是我把所有的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站在汽车周围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问学生你看到几个车轮,而汽车实际上是几个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是4×6,而不是2×6。这样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从而能积极的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且对知识的掌握保持的更深刻,更持久。2、创设直观生活情境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让学生读懂身边的数学就更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紧扣教材,更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教材和生活中相关的问题联系起来,换句话说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星期天,小明跟着爸爸妈妈去吃早餐,请帮助小明算一算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出示表格:种类单价数量总价老豆腐1.5元3碗油条1.2元6根鸡蛋0.8元3个这样的情境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的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又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作为一名特校的数学老师,要随时随地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学生视觉优势聋生虽然听力和语言欠缺,但却具有比常人更加敏锐的视觉。结合这一优势,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直观形象。在教学《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时,教材虽然提供了“割拼实验法”,但在传统的教学中,难以具体操作。因此,学生对公式的推导过程一知半解。于是,我在教学中利用电脑进行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