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唱在有效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音乐对一个人的熏陶与感染,对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小学阶段音乐教育对一个人的音乐各方面素养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过每一节音乐课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对他有兴趣,逐步形成最起码的音乐欣赏等能力。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十条新的教学理念。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新的音乐教材,新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无疑是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让每一堂音乐课切实走进学生心里,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一线教师的问题。传统的音乐教育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成了一种伤害。因此,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做为一个在小学从事音乐教育的一线教师,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觉到小学音乐教育不应只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打基础,而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教学应当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使小学音乐课堂重新焕发神采,使全体学生全身心的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呢?通过教学实践,我得出在课堂上通过表演唱等方式非常有利于实现这个目的。,如:《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学生们和着这些乐曲,随着音乐,学生们尽情地欢跳。这样,使学生们能时时感受音乐,处处体验旋律。通过表演唱使学生充分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之中,才能充分感受的到音乐的律动美。让学生对音乐的律动有一定的认识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多上音乐欣赏课,小学音乐书中的内容主要分两个部分:欣赏与歌曲。“欣赏“部分的歌曲、片断或优美抒情、或雄伟壮丽,很有特点,也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记得上《百鸟朝凤》(唢呐独奏)的欣赏课时,我先让学生模拟各种鸟的叫声,学生模仿得极为生涩。我趁机播放录音,前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整堂课全班同学都不发出一点声音,只怕错过哪个细节。二、口动。动口唱当然是音乐表达的根本手段,不是常把音乐课叫“唱歌课”吗?动口的要求又不局限于唱,而让其动口读、动口念也是很重要的。我的具体做法是:唱歌以前,让学生动口读歌词,用歌曲的节奏来读,学生边读边体会歌词的韵味,对歌曲有个整体的认识。在念《丰收之歌》时,让学生念得快而有节奏,背起筐儿|欢欢喜喜|回家庆丰|年。|……摘下果儿|我们大家|都来尝一|尝0||,朗读过程中可以明显地体会出其节奏是××××|××××|×0||,很有节奏感。三、律动。这儿的律动应该分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是唱歌的过程中学生的手、脚、头等辅助动作;二是对学生进行表演训练的过程中的舞蹈动作。现在音乐课上,学生手部动作已形成习惯,音乐声一响,学生就开始边打节奏边唱,但怎么样使学生把脚和头也动起来呢?我是这样做的,在平时:低音区用跺脚来表示,高音区用抬头来表示,一般的节奏用手打。《党是太阳我是花》中,有一句是667|1650|3323|1-|,对于这节中的1650|学生很难记住高音1,我就要求学生唱到这音时,把头往上抬一抬,这样高音就迎刃而解。四、舞蹈动作。虽然并不是每首儿歌都可以排成一个很好的舞蹈,但我觉得每首儿歌都可以配上舞蹈动作。通常我都在低年级时就教给学生一些基本动作,每首歌的动作也给他们编排好;而到中高年级,我就放手让学生自编自演,选择好的动作,全班同学模仿、学习,既省事省心,又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了创新能力,常能做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过《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之后,我让同学们自编舞蹈,他们都向我提出了小小的要求:让我先回避三分钟。我很诧异地点头答应了。当他们把我叫进教室后,就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