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狮岭镇冠华小学卢碧云一、激趣启思。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画家和牧童)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去掉拼音读“戴”:咱们班有姓“戴”的吗?(如果没有,建议学生回去可以调查一下周围的人。)3、了解戴嵩吗?指名说说,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4、(板书:画家牧童)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一大一小书写课题,意在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探究的欲望,为下文提升文本价值奠定基础。]二、自主探究。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地多读几遍。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一个人拿卡片,另一个人读生字,遇到不会的放在一边,同桌互相帮助识字,看哪组合作的最好。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生字。4、参加“智慧乐园”: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摘到智慧果吗?注:字音——惭can愧、蔼ai扩词——批、驱、蝇动作表情识字——惭愧(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抹、戴、翘、拱联系生活识字——中百平价商场、连山购物中心、墨水瓶。[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巩固识字,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利于提高识字效率。]5、写字:抹、挤、拱、批评、决(1)、观察体会: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2)、教师范写:你们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学生自由选择。(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并全班展示写得好的字。三、对比感知。1、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重点纠正字音和难读的句子。2、默读课文,思考:对于戴嵩的画,大家是怎样评价的?(1)出示商人、教书先生和牧童的话,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2)结合插图学生想象:其他人会说些什么?相机理解“纷纷称赞”[抓住不同人物的表现,引导学生品析文字,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3、大家为什么纷纷称赞戴嵩的画?轻声读课文一、二自然段。(1)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戴嵩是著名的画家?学生练习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读?)(2)重点指导这两句话: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戴嵩的画画得好。)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画完了。(戴嵩画得很快。)(3)师:你们看,汉语中的“一”多神奇啊!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夸夸它吗?[在对比感悟中加深体验,适时进行语言训练,利于提高学生感知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四、总结:大家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