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三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一、复习提问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什么?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展示目标《指导丛书》第5页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考新航线》54页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⑴、时间:1953—1957年⑵、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力求农、轻、重、商协调发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2、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设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4、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有:“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和“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焦裕禄(1922—1964)王进喜雷锋曾任兰考县委书记,带病坚持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群众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5、“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的内乱。6、党的历史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刘少奇被错误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⑴、时间:1978年;⑵、地点:北京⑶、主要内容: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⑷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安徽凤阳小岗村)进行,其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材料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凤阳县农民喜庆丰收9、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①、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深圳是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特区,海南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②、作用:有利于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③、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④、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10、改革开发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相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11、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12、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13、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七、课堂检测《中考新航线》56—57页真题演练1—15题57—58页巩固提高1—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