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五年级数学说课稿五年级数学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打算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打算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五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大家好!第1页共85页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分析教材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中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接着教学倍数和因数的学问,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打算。第2页共85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1、经验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究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结合详细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育学生有序思索的实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索习惯。3、培育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觉,擅长发觉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实力。第3页共85页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发挥“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激发学生爱好、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沟通中学、学后合作沟通并依据学生原有的相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力求突出以下三点:第4页共85页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2、采纳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阅历,在迁移中学。教学过程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支配了四个环节:一、活动探究,相识公因数分为五个步骤:1、动手操作:在教学公因数的概念时,让学生经验操作思索的第5页共85页过程,相识公因数。首先让学生用事先打算好的小长方形纸片,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满一个长18厘米、宽12浪漫的的长方形操作活动。通过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视察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看看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来说明为什么?2、想象延长:接下来让学生思索还有那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学生思索后,回答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边长“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就能铺满大长方形。从而引出公第6页共85页倍数的概念,再强调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最小是1),让学生在自主参加、发觉、归纳的基础上相识并建立公因数的概念的过程。3、归纳总结: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这样的正方形就能铺满大长方形。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4、依据学生的总结我刚好板书课题,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5、反例教学:让学生说明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第7页共85页学生通过上面的一正一反教学总结出:公因数要同时是两个数的因数。为了刚好巩固,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因数,填写在书上。(设计目的:通过详细的操作和沟通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公因数使学问不在枯燥无。让学生到感受胜利的喜悦。)二、自主探究,求最大公因数:学生在已经驾驭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学以致用。教学例4时,让学生独立思索,自主探究解决第8页共85页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沟通。通过详细的运用,巩固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说说怎样找12和18的公因数,学生可能说三种方法,一是先找12的因数,从12的因数中找18的因数;二是先找18的因数,再从中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