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中《圆圆的沙粒》教学目标1、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学习课文,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课文,理解课文。难点:理解这个故事的寓意——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愿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它是(圆圆的沙粒),板书课题,这课的生字大家都掌握了吗?那我们就来检测一下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成果。2、PPT出示词语,请学生开火车读、齐读。3、通过初读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一颗圆圆的沙粒钻进蚌壳,最后变成珍珠的故事。)4、出示珍珠图片,学生欣赏。你能想到用什么词来赞美珍珠?5、看来你们都很喜欢珍珠,那你们知道沙粒为什么要变成珍珠吗?现在我们打开书99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吧!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沙粒为什么要变成珍珠?2、学生回答。3、出示第一段。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那大家看大屏幕,我们能不能用“想”来替换“要”呢?4、出示对比:说说哪句好,为什么?5、珍珠想成为有用之材,那你们知道珍珠有什么用吗?生回答。6、当它向同伴表达这个愿望的时候,是怎样的态度?请在第一段找出这个关键词,圈出来。(十分真诚)7、多么有志向的沙粒呀!可它的同伴是怎样的态度呢?默读2、3、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生汇报:“变珍珠?哈哈,异想天开!”“变珍珠”后面为什么用了“?”(很疑惑、不可能实现。。。)想法离奇,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就是“异想天开”。8、师引导学生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同桌分角色读,然后分组读。9、面对同伴们的嘲笑,圆圆的沙粒又是怎么做的?(出示第三自然段)10、哪个词最关键?请圈出来。(坦然)“坦然”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那么坦然?能不能再找一个关键词?(因为它已经下定了决心。)师:板书“下定决心”。它的决心是什么呀?(变成珍珠,成为有用之材。)11、有了这样的想法,所以,沙粒就平静地、坦然地钻进了蚌壳里。此时,同伴有时又有怎样的反映?请读第四段,圈出一个关键词。(议论纷纷)师:它们是怎样议论的?(啊呀!从今以后,它再也看不见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听不到滚滚的涛声了)它还可能看不见(),听不见(),所以这里用的省略号。(它简直是把自己关进了牢狱,太可怕了!)师:“牢狱”在这儿什么意思?指什么?师:如果现在你就是圆圆的沙粒,你在蚌壳里会有什么感觉?师:这对珍珠来说,可是一种牢狱之苦。这对它的同伴来说,也太可怕了!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这句话!(生齐读)12、同伴们还会有怎样的议论?同桌议论议论。师:我也这样认为,刚才你们那样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各说各的想法,就叫做什么?(议论纷纷)。13、看来同学们已经深深融入故事中了,那么现在用朗读来回答老师:圆圆的沙粒在蚌壳里听得怎么样?如果它动摇了会怎么样?因为什么?14、那它为什么还要在蚌壳里?(因为它想变成珍珠)。师:想变珍珠这个坚定的信念一直支撑着它。出示“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材”。15、梦想在小沙粒的心头从来没有动摇过放弃过,终于小沙粒变成珍珠了吗?经历了多长时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几十年过去了),还从哪里感受到时间的漫长呢?(6、7、8段,一句一句读,齐读)16、在漫长的岁月中,是什么伴随着小沙粒?把你想到的词语写在第9段的省略号处。生回答,你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17、终于在几十年后的一个春天,小沙粒变成了一颗?(珍珠)什么样的珍珠?(在“珍珠”前板书“美丽的”)。所以小姑娘惊喜的叫到——多么美丽的珍珠啊!师:小姑娘们,一起大声的赞美吧。(女生读:多么美丽的珍珠啊!)师:听到小姑娘的高声赞美,同伴们猛然想起,惊讶地说——(男生读:“是它?”)师:珍珠愉快地说,小姑娘们,一起读。(女生读:是我,我就是你们的朋友,那颗圆圆的沙粒!)三、总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