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探作者:熊书满来源:《中国校外教育》时间:2011-7-1313:44:00点击:一、无效或低效教学的表现1.教学内容拘泥陈旧现代教育理念提出“开放式”教育,这里所说的开放式是指跳出课本之外,而现在很多老师仍然在“教教材”,即教学内容没有外延和引伸,使用教材的策略缺乏创造性,学生的动态学习和静态的教材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不和谐,老师的习惯仍停留在统一的课堂体制,拘泥于教材,教学活动实践中无法脱离“以教材为教材”的漩涡。2.教学方法单一缺管创造性老师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时候,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方法中“灌输式”、“提问式”的观念,无法更好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和方法,教学过程的组织也差强人意,无法达到平等交流、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学习效果;而在促进发展方面,教学方法落后于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发展水平,对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高层次教学缺乏针对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心理特点把握不到位,教学侧重点方向错误,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3.忽视学生个性培养课堂中没有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理念,教学活动不仅要讲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健全人格和人文科学等各方面的素质,学生才能得到全面方展,而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学生的程度不同,教学方法也要相应的有针对性,但往往很多老师都忽视了学生的个性。4.对学习方法的认识不足学习方法跟好的学习习惯有关,而学习习惯有赖于老师的正确引导,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而由于接受惯了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养成了思维惰性,思考问题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意识,思维方法依赖他人,学习主动性不强,动手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相对较差。二、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生的心理发育相对小学生来说已经开始成熟,但对于高中生来说,又相对幼稚,所以他们已经可以独立思考,但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点仍然明显,因此老师要把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来制定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指向,因此科学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对于老师来说,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不仅上述提到的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基础、兴趣倾向和情感倾向等;其次要深钻教材,除了表面的知识要点外还要有所延伸,包括了解知识点的人文价值和情感价值;最后还要结合现实,找出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不管是相同的、相似的还是相反的,都尽量与生活场景相结合,对于学习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帮助。2.有效引入新课题(1)提问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可以更加真实的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所有的认知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所以提问不管对于学习还是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课堂引入新课题时,可以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通过思考、探索解决问题。(2)游戏物理的学科特性决定了他的实践性,而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因此将物理课堂的内容设计成游戏的形式,通过游戏来引入新知识,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增,也为所学的知识做了铺垫,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学习知识,尝试学习的兴趣。(3)温故而知新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对旧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并加以对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而且温故而知新,既学习了新知识,也复习了旧知识。(4)故事物理发展有一定的历史,也累积了很与物理相关的逸事趣闻,比如居里夫人、牛顿等大科学家的事迹等,老师可以选出精彩的部分用于教学中,不仅可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3.设计有趣有效的课堂练习做为检测和保证学生知识获取效率的有效途径,课堂练习的作用举足轻重。有些老师怕占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习惯性将练习放在课后,其实每节课抽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巩固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