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云南地理实践报告课程名称云南地理知识单元滇池治理实践内容对滇池的调查及应对措施已有基础1、云南省地质地貌特征;2、云南省气候特点;3、云南省河流水系基本情况。实践目标全面掌握某流域包括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状况。行政班级20101611分组成员概述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过去环湖地区常有洪涝水患,早在1262年就在盘龙江上建松华坝,1268年又开凿海口河,加大滇池的出流量,减轻环湖涝灾。1955年以后在湖的上游各个河流上先俊修建十座余大中型水库,沿湖修建几十座电力排灌站,解除洪涝灾害,并确保农田灌溉和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湖内产鲤、鲫、金钱鱼等。素有“高原明珠”之美称的滇池,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游览内容丰富,既可环湖探访石器时代的遗址,追寻古滇王墓的踪迹,探索云南文化摇篮的奥秘;又可在岸上游览西山、白鱼口、郑和故里、盘龙古寺、等十数处名胜古迹;还可以深入环湖海口、昆明、晋宁、呈贡、官渡、黑林铺等大小城镇考察风俗民情。滇池流域范围滇池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地处长江、珠江和红河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滇池北临昆明市区,呈南北分布。湖体呈弓形,弓背向东。南北平均长40km,东西平均宽7.5km,面积约300km2,平均水深4.4m,湖容量为12.9亿m3。有二十余条河流呈向心状注入湖内,主要有新河、运浪河、船房河、盘龙江、大清河、宝象河、洛龙河、捞鱼河、梁王河、柴河、东大河等。滇池北部修有一个人工闸,将水域分为内湖(草海)和外湖(外海),分别有两端的西园隧道(分流草海出水)和西南端的海口中的滩闸(分流外海出水)出流经螳螂江、普度河汇入金沙江。湖主要河流有盘龙江、金汁河、宝象河、海源河、马料河、域水系落龙河、捞鱼河等,出水口为螳螂江。滇池水由海口注入普渡河.汇入金沙江.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2855公里,为我国的第六大淡水湖,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滇池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北有蛇山,南有鹤山。这些山连绵起伏,形成了昆明坝子的天然屏障。湖滨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沛,有利于灌溉和航行。平均气温为14.5-17.8度,降雨量为1070毫米。昆明坝子盛产稻米、小麦、蚕豆、玉米、油料等作物,是云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加之滇池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十大湖泊之一,导致了滇池中的水不能直接作为生活用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治理滇池的污染,还要从附近的流域调水用来满足昆明市基本生活用水。近年来滇池的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加上2007年通过掌鸠河云龙水库引水工程一期、已开工建设的清水海水资源管理工程等,也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滇池流域内的生活、生产用水紧张局面仍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气候水文(1)滇池流域温度冬季最低不会低于7,夏季最高不会超过20,冬夏温差较小,即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适于居住。滇池流域内,远离滇池的站点比滇池沿岸站点的冬夏温差要大。近40多a来,滇池流域冬、夏及年气温变化呈现年际振荡变化,滇池流域冬、夏及年气温存在年际振荡变化,值得注意的是滇池流域气温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冬季增温最为明显。(2)风向全年均主要以西南风为主。夏季滇池流域南、北部还受南风的影响,滇池流域西部受西风、东风的控制,滇池东、东北部分别受东南、东北风的影响。(3)滇池流域雨季主要在5月开始。夏季、年降水量与各月平均降水量大小的顺序为昆明、嵩明、安宁、晋宁、呈贡,降水量较大的站点昆明、嵩明位于滇池流域西南风、南风的下风方向。滇池对昆明气候的调节是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形地貌地形地貌:从地质构造来看,滇池位于云南省滇中区(昆明,通海高原湖盆区)位于小江断裂带左侧,从地形地貌上看:滇池位于滇中红色高原区。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地势: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山脉:云南重要山脉,东部有轿子山、五莲峰、乌蒙山、梁王山、王山、牛首山、六韵山等,均为高原面上的山脉,大致向东北、西南方面分布滇池北侧为梁王山和拱王山坝子坝子是我国云贵高原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