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固态动力蓄电池性能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固态动力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装载在电动汽车上的锂离子固态动力单体蓄电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00.41-2008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GB/T19596-2017电动汽车术语(ISO8713:2002,NEQ)GB/T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T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19596-2017、GB/T31484-2015、GB/T31485-2015、GB/T31486-2015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19596-2017、GB/T31484-2015、GB/T31485-2015、GB/T31486-2015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3.1单体蓄电池secondarycell将化学能与电能进行相互转换的基本单元装置,通常包括电极、隔膜、电解质、外壳和端子,并被设计成可充电。3.2混合固液电解质锂蓄电池mixedsolidliquidelectrolyterechargeablelithiumbattery电池中同时含有液体和固体电解质的锂蓄电池。3.3全固态锂蓄电池allsolidstaterechargeablelithiumbattery单体蓄电池中只含有固态电解质,不含有任何液体电解质、液态溶剂、液态添加剂的锂蓄电池。3.4额定容量ratedcapacity室温下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以1/](A)电流放电,达到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时所放出的容量(Ah)。3.5初始容量initialcapacity新出厂的动力蓄电池,在室温下完全充电后,以1/](A)电流放电至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条件时所放出的容量(Ah)。3.6容量恢复能力capacityrecovery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一定温度下储存一定时间后,再完全充电,其后放电容量与初始容量之比。3.7爆炸explosion蓄电池外壳猛烈破裂,伴随剧烈响声,且有主要成分(固体物质)抛射出来。3.8起火fire蓄电池任何部位发生持续燃烧(持续时间长于Is)。火花及拉弧不属于燃烧。3.9漏液leakage蓄电池内部液体泄漏到电池壳体外部。4符号和缩略语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RT:室温(25±2)°C。q:1小时率额定容量(Ah)。/]:1小时率放电电流(A),其数值等于q(A)。5技术要求5.1外观单体蓄电池按6.2.1试验时,外观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无毛刺、干燥、无外伤、无污物,且宜有清晰、正确的标志。5.2极性单体蓄电池按6.2.2试验时,端子极性标识应正确、清晰。5.3外形尺寸及质量单体蓄电池按6.2.3试验时,蓄电池外形尺寸、质量应符合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条件。5.4室温放电容量(初始容量)单体蓄电池按6.2.5试验时,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并且不超过额定容量的110%,同时所有测试对象初始容量极差不大于初始容量平均值的5%。注:极差是所有样本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5.5室温倍率放电容量(按照厂家提供电池类型分别进行试验)单体蓄电池按6.2.6试验时,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5%(能量型单体蓄电池)/75%(功率型单体蓄电池)。注:电池类型按照企业设计目的确定,企业设计目的为高能量应用的,则为能量型电池,企业设计目的为高功率应用的,则为功率型蓄电池。5.6室温倍率充电性能单体蓄电池按6.2.7试验时,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0%。5.7低温放电容量单体蓄电池按6.2.8试验时,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70%。5.8高温放电容量单体蓄电池按6.2.9试验时,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5.9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单体蓄电池按6.2.10试验时,其室温及高温荷电保持率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5%,容量恢复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5.10耐振动性单体蓄电池按6.2.11试验时,不允许出现放电电流锐变、电压异常、蓄电池壳变形、电解液溢出等现象,并保持连接可靠、结构完好。5.11储存单体蓄电池按6.2.12试验时,其容量恢复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5.12标准循环寿命单体蓄电池按照6.2.13试验时,循环次数达到500次时放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