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瀑布》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鲁叶娟一、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水墨画是国画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它在浓墨与淡墨之间,挥洒出一片生动活泼的世界。浙教版第五册第十课《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课,本人运用国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特点并能控制水墨线条和墨色浓淡的变化。在掌握了水墨基本用法之后,学生会对瞬间渗开的墨点、枯湿不一的线条、浓淡有致的墨团有深刻的认识和好奇。通过不同的材质——宣纸,、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表现的方法,既调动了积极性又提高了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对水墨画的探究又有了创新。二、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国画工具的基本知识。2.用水墨线条的浓淡枯湿的对比方法来表现瀑布。3.对国画的热爱,对美的发现与再创造。【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画出瀑布的特征及点线面美的感受。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线条及浓淡枯湿对比方法表现瀑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播放音乐,引发学生联想,课题导入。2、教师用侧锋画出了瀑布形状,引发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如何拿笔、用笔)引出“水墨画”(二)初步尝试,与工具亲密接触。游戏一:亲密接触(握笔、沾水、尝试、吸水、沾墨、画点)游戏二:点点传情(点大小、浓淡)游戏三:线线相依(线条的枯湿)(三)内容深化欣赏吴冠中《奔流》,认识点、线、面。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枯湿浓淡的线条,用浓墨点的溪石,彩点美丽景色。欣赏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作品,运用点、线、面,表现个人思想(四)课堂作业,学生创作课堂作业:画一幅“水墨瀑布”线条要枯湿浓淡有变化,瀑布要和周围的环境区分开最后也可以在画面当中点缀一些颜色。教师巡视指导。(五)作品评价与拓展。教师评价:看学生的作品。学生互评:发现别人的优点,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吸收经验。总结:1、枯湿浓淡的运用衍生。如果是流水、小溪甚至是奔流的大海会画吗?2、水墨画的表达与运用3、中国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