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给过你们什么》朱碧宇VIP免费

《我给过你们什么》朱碧宇_第1页
1/3
《我给过你们什么》朱碧宇_第2页
2/3
《我给过你们什么》朱碧宇_第3页
3/3
我给过你们什么——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语文组朱碧宇“你为什么要做一名教师?”“因为我喜欢与学生在一起。”“学生给了你什么?”“给了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那么,你给了学生什么呢?”“……”无言以对!沉默……沉思……第一次胆怯地站在教室的门口,紧张偷窃了我前进的勇气。天真的你们,不曾知晓,是你们一双双友善的眼睛给了我前进的动力……第一次上公开课,孤独与彷徨趁机偷袭。“老师,我有些紧张,不过,一想到有您在,我就不怕了!”稚嫩的你们,不曾知晓,你们无心的言语给了老师莫大的支持……第一次在你们面前流泪,感觉无地自容,又想收起脆弱的心,继续假装教师的坚强,手边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张餐巾纸,“老师,我们错了。”亲爱的你们,可曾知晓,你们的善良与爱,给了我朋友般的温暖…………是啊,在近三年的教学生涯中,你们——我亲爱的孩子们给了我太多太多……而我给过你们什么?“作为教师,可曾不假思索地去爱每一个孩子?”“我们作为教师,可曾能够由衷地、无条件地、不假思索地去爱一个孩子,去爱每一个孩子,无条件地肯定一个孩子来到这世界上一定有他的神圣的、任何人都不能怀疑的理由,每一个孩子都有任何人无法替代的独特性、唯一性,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他自己的最爱,这种最爱也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理解?”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开头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惭愧之余,我陷入了深思:在教育中,我是否全心地去爱每一个孩子?去尊重每一个孩子?去理解每一个孩子?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是否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了学习的幸福?“陈磊,又是你,你为什么总要去打扰别人学习?”“王帆,上课不要趴着,每次都无精打采!”“沈玲丽,回家没有认真复习才会考出这样的成绩!”……这样的责备是如此理直气壮,并且不容辩解!“老师,不是的,是他向我借笔记,他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老师,我身体不舒服,实在没有力气!”“老师,昨晚我复习到很晚,可为什么还是考不好?请您帮帮我!”……这些,我可曾给过孩子们“狡辩”的机会?可曾给自己倾听的机会?“倾听似乎算不上送给给他人的一件礼物,但至少可看作改变的一个起点——事实上,又何止是起点。”美国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的这句话点醒了我,学会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真正做到爱每一个学生。“陈磊,帮助同学是对的,但是在课堂上要保持安静,也不要耽误自己的学习。”“老师,我知道了,下次一定会注意的!”1“王帆,身体不舒服要举手告诉老师,别让老师担心,好吗?”“老师,我会的,谢谢您关心,我生病落下的功课您能帮我补习吗?”“沈玲丽,以后有什么问题就来问老师,或许老师可以和你一起寻找适合你的学习方法。”“谢谢老师,我一定好好努力。”是啊,只要用真心去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去尊重理解每一个孩子,不加思索地爱每一个孩子,我们的教育该是多么美好啊!“作为教师,可曾忽略了对学生的那份关注?”“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忽略了对人本来应有的、而且是责任重大的那份关注?”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又一次给教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课堂上首先关注的就是答案的正确与否,高明一点的教师可能还关注学生的见解是否深刻,再高明点的教师还可能关注到学生的思维品格是否独特。那么,在这之外呢?当学生站起来发言时,他是不是能够抬起头,注视着老师,或注视着同学,是不是能够从他的身上看到一种勇气,一种胆识,一种表现的冲动,甚至一种独特的表现力,一种引人注目、令人嘉许的个人魅力?而不是胆怯得手都不知往哪里放。在这里,请允许我反思与检讨。亲爱的孩子们,我给过你们什么?在45分钟的课堂上我是否给予了你们每个人足够的关注?在课堂外,我是否也能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你们每一个人?我是否把心思更多地放在了成绩上而忽略了你们的想法?是否过多关注结果而忽视了你们努力的过程?我是否耐心地与你们探讨学习的方法?甚至是否细心地去关注你们眼泪背后的坚强?朱同学,你每次的不及格,导致同学们甚至老师把你与“学困生”化成等号并且认为这个等号坚而不摧。可老师不曾知晓,在无数次不及格阴影的笼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给过你们什么》朱碧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