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摩擦力(一)导学稿【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F=μFN计算,☆3、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4、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5、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问题一】、用力推地面上的物体,物体怎么也推不动,是不是也可能产生摩擦力?_____________如果物体被推动了,物体有没有受到摩擦力?__________【总结一】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有_____________的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在它们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运动的静摩擦力。(1)产生条件:两物体须接触且接触面粗糙;有正压力;有相对滑动趋势(2)静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且与___________相反。(3)静摩擦力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即最大静摩擦力。【总结二】两个互相接触且有相对滑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1)产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且与________________相反。(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μF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它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间的相对速度的大小、接触面的大小、压力的大小无关。(练习1)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接触挤压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C.两物体间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D.物体间正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变化,但有一个限度(练习2)关于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N成反比,FN越大,μ越小C.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与正压力FN成反比D.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材料决定(练习3)如图示,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当它们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问题二】、判断重物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练习4)如图,某时刻木块正在以3m/s的速度在以5m/s速度向右传送的传送带上向右运动,试判断:①木块的运动方向。②木块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③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练习5)皮带传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B.摩擦力也可以是物体运动的动力C.运动的物体是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D.若匀速地向下传送物体,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下总结:运动的物体会受到静摩擦力吗?摩擦力可以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吗?3.3摩擦力(二)【学习重点】摩擦力大小、方向的判断和计算(练习1)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15N30N40NB.15N30N80NC.0N0N40ND.40N40N40N(练习2)如图所示,用50N的水平推力F将重24N的物块压在竖直墙面上,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求:墙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附加:用水平力将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在逐渐增大水平力,在此过程中物体与墙壁间的静摩擦力大小()A一定增大B一定不变C可能减小D可能为0(练习3)如图所示,在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N/kg)()A.10N,向右B.10N,向左C.20N,向右D.20N,向左(练习4)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F上和F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A.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B.F上向下,F下向上,F上>F下C.F上向上,F下向上,F上=F下D.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练习5)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图所示,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