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锦绣.育才教育科技集团201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9月初二科学(问卷)考生须知: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卡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亲爱的同学们:开学已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要做好日习、周测、月结,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在开学第一个月的学习情况。请同学们仔细答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C.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2.地球上的水体系统,进行循环需要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主要来自()A.地球本身B.太阳的辐射C.海洋D.空气流动3.现有一组物质:盐水,醋,碘酒,下列物质中能跟它们归为同一类的是()A.泥水B.血液C.酱油D.黄铜4.如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的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5.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A.长江、黄河发源地区B.森林覆盖率良好的水库区C.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D.南极冰川地区6.某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用石蜡将烧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氢氧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钙7.某温度下,将5gA物质放入5g水中,得到10g溶液,该溶液是()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浓溶液D.无法确定8.“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混合物B.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C.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9.可以证明烧杯中的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掉1克水,有少量固体析出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10.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10、0.05克某物质在20℃时溶于10克水中恰好饱和,这种物质属于()1/6A.难溶物质B.微溶物质C.可溶物质D.易溶物质11.图甲是小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竖直向下的力将重物从水下缓慢拉到井口的示意图,图乙能正确反映下列哪个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A.人对绳的拉力B.滑轮对悬挂点的拉力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D.重物受到水的浮力12.)将一半径为R的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拉着,匀速缓慢地放入水深为2R的盛水容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水未溢出。如下图能反映金属球从水面刚接触处开始至容器底部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与金属球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的是()13.在温度不变时,某固态物质的溶液X经如下变化: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得到Y溶液;把Y溶液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过滤,得到Z溶液。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Y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Z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Y和Z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D.将Z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2g14.)如图所示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均盛满水.然后将一木块漂浮在乙杯的水中;再将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浸没在丙杯的水中,用细线将其系在杯底上.此时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用G甲、G乙、G丙表示,则()A.G甲=G乙=G丙B.G甲=G乙>G丙C.G丙=G乙>G甲D.G丙>G乙=G甲15.在一定温度下,某未饱和溶液蒸发掉15克水(部分)后,析出2克晶体(不含结晶水);向原溶液投入5克溶质晶体后,溶液中还剩下1克固体溶质,则此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A.13.3克B.26.7克C.33.3克D.40克16.圆柱形容器内放入一个体积为200cm3的长方体,现不断往容器内注水,并记录水的总体积V和水所对应的深度h,V和h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