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转载)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VIP免费

(转载)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1页
1/2
(转载)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2页
2/2
1、全面、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也许有的家长要问,自己的孩子,怎么会不了解呢?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嘛。其实,大多数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情况还只能是一般的了解,尤其是对进入初中的孩子的情况了解更少,因为,不少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变得不爱向父母汇报情况了,甚至对父母的问话爱搭不理的,有时还冷对父母,指责父母太烦人。有些孩子喜欢关起门来做自己的事,特别讨厌父母打扰他,家长如果动了他们的东西,往往很生气,甚至发脾气。有些孩子喜欢交朋友,几个人在一起玩,父母很难知道他们在一起干什么,想拆散他们,往往徒劳无功。这些问题提醒我们,要想教育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对孩子光有一般的了解是不够的,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把握现象,知其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有些家长反映,他们很想了解孩子,但孩子有话不跟他们说,怎么办?在这里,我要对这些家长说:你是否做到以下几点:(1)、平等对待孩子,不居高临下,不以审问式的语言问孩子问题;(2)、跟孩子讲自己的心里话,体现真正的交流和沟通;(3)、对孩子经常实事求是地讲理解性和肯定性的语言;(4)、经常参与孩子的活动。如果你做到了这几点,孩子会跟你说心里话的。2、言教、身教和境教相结合。好多家长有一种误解,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说”孩子、“驯”孩子,天天数落,事事唠叨,不厌其烦,滔滔不绝,效果如何呢?孩子是洗耳恭听,认真接受呢?大多数孩子不是这样,越是家长越说起劲,孩子越听越烦,有的想躲开,有的顶上几句,“别说了,别说了,知道了,知道了,”“烦不烦人啊?”,效果肯定不会好。我们不是反对说教,教育孩子,说是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要想孩子接受说教,必须做到:(1)、说得有理,符合孩子实际;(2)、说得有力,有实际例证;(3)、说得精要,不罗嗦;(4)、说得适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5)、说得有新意,不要说来说去老是那一套。天天进行说教的家长,绝不是高明的家长,也不会是高水平的家长。有时,言教不如身教,也就是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到,如: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家长自己也要看看书,学习新的知识、技术,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自己要有好的习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了身教的基础,再加上有理、有力、有节的说教,孩子就会更服从你的教育了。在言教、身教的同时,还要做到境教,就是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父母要给子女提供一个固定的安静的学习环境。如果家庭人际关系和谐,气氛融洽,那就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身心舒畅,情绪稳定,容易培养健康的人格,学习也会踏实努力,如果家庭矛盾尖锐,孩子在恶劣的环境中,很难健康成长。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为孩子的学习、教育而争吵,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人情往来的应酬,吵杂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烦躁不安,不能静心学习。因此,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努力做到言教、身教和境教相结合。3、对子女的关心,必须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进行。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子女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成绩的好坏往往只看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分数,一开口就是“考多少分,排第几名”,而对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内心世界、情感世界、以及理想、兴趣、意志等不闻不问,对子女平时想什么、看些什么,行为上有些什么变化等都关心不够,对孩子的奖罚随分数的高低而起伏,考好了,笑逐言开,有求必应,出手大方;考差了,一顿臭骂,棍棒相加。导致孩子厌学,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这样的父母一定要痛改教育思想,把目光从关注分数转到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上来。不仅要关心子女的成绩,而且更要关心子女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要使孩子全面发展。4、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度。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为达到这个目的,有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实施各种智力开发或技能培训。并且,不满足学校教育的内容,在业余时间给孩子请家教,学习其他技能,让孩子成天被各种学习任务所困扰。他们不考虑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转载)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