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教学反思胡灿丽《扁鹊治病》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寓言两则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本单元的专题是“故事长廊”。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以及我校36+课堂教学模式,说一下我的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分三个部分,六个环节。第一部分:(预学)这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其主要任务是提出要求,自主学习。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情景导学,明晰目标”游戏导入介绍寓言,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明确了寓言的特点。第二个环节:“学案导航,自主学习”本环节出示自学提示,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有一定难度,改变提问的方式,把生硬的“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换成了“用简单的话告诉我们故事在讲什么”,在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考方法的指导,降低了难度。采用小组长派组员代表交流,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会学。第二部分:(共学)这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分两个环节:第三个环节:“互助合作,释疑解难”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本环节重视朗读的指导,以读促悟,体会人物形象。第四个环节:“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共两个活动)通过分角色朗读:扁鹊三劝蔡桓公,想象补白:蔡桓公每次被劝后心里在说些什么,理解蔡桓公的态度,以及蔡桓公的人物形象。在这里充分体现了语文课题《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的训练》的课改理念。第三部分(延学)这一部分是巩固练习,其主要任务是小结交流,主题升华。分两个环节。第五个环节:“当堂训练,达标检测”能够复述故事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本环节旨在教给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去复述故事内容。第六个环节“盘点收获,反思提高”课后通过给爸爸妈妈讲故事,巩固复述故事内容。推荐阅读书目,扩大孩子的阅读量。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生活性、实践性。总之,这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也体现了我校36+课堂教学模式中“+”朗读感悟这一语文学科特色。但教学是一门残缺的艺术,我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