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简析一、教材分析:本组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眷恋。《桂花雨》写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怀念。《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让学生策划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和写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的想象作文,“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安排了交流表达方法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展示学生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习作。教学目标重难点措施及手段单元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等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5.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单元教学重、难点1.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2.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3.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学时间:13课时小学语文344自主阅读教学设计年级五年级主备教师王娟参与研讨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课题5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识记本课“洛、榆、畔、帐”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3、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5、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2、通过细读,感悟“绿”字的妙用。教学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2、PPT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个性化调整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2、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3、默写《泊船瓜洲》。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很多关于月亮的诗,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有哪些呢?师:是呀,从古至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地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2、板书诗题:《泊船瓜洲》---王安石,生读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二、初读感知:导读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诗读正确,圈出生字词并自学,难读的生字或词多读几遍。1、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中的“间、重、还”三字的读音。2、分小组诵读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指名说说自己对每个诗句的理解。三、精读领悟:导读目标: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为什么?1、生自读古诗,思考:哪一句话最值得你欣赏。2、小组讨论,在小组内,生要充分说明欣赏这句话的理由。3、全班展示:抽小组全班展示学习所得。重点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诗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生:“绿”。师:为什么?生:用“绿”字最能表现出勃勃生机的春天。师:王安石在写这句时也许不是一下子就想到用“绿”字,他也许在推敲着,大家想一想,王安石可能会用到哪些字眼呢?2、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指导把“绿”字读好。3、能说说为什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