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品尝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昨天,我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电影频道播放的这部电影。1976年的唐山。父亲,母亲,还有一对龙凤胎,姐姐叫方登,第1页共45页弟弟叫方达,四口之家,过着平安的生活。一天夜里,一场大地震突然来临。方登和方达两个孩子被一块厚重的水泥板子压住了。救援人员试图抢救他们,由于只能用撬棍,救一个,另一个就会被压死。母亲希望两个都救,由于时间紧迫,这是不行能的事。母亲最终确定救弟弟。幸运的'是,姐姐尽然没死,醒了过来,从死人堆里走了出来。后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收养。姐姐不明白为什么要救弟弟,非常恨她妈妈。尽管知道她的家人的名字和地址,但她始终没有联系。三十二年后,汶川发生更大的地震。经过大地震方登和很多的唐山人一样,参与了救援的队伍,尽管那时她已移居到了加拿大。方登第2页共45页遇到一对母女,女儿的一条腿被压住了。救援人员试图救她,但是,要救她女儿就得把废墟中间拆掉,在抢救过程中,已经牺牲了抢险队员。接着这样做,对女儿和抢险人员都有危急,母亲确定截肢。当母亲见到女儿失去一只腿后,哀思欲绝。姐姐方登看到那个母亲难过的样子,也了解了她妈妈当年的心情。世界很小,在地震救援的时候,方登见到了32年未见的弟弟方达。从方达与别人的交谈中,也知道了母亲这些年因为放弃救他所受的心灵的煎熬。后来也看到为她立的“墓”里母亲为方登买的一本本的课本,更是体会到了妈妈苦痛的心情。第3页共45页这部电影体现了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每个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儿子(女儿)的。但是,有时候不得不做出苦痛的确定。比如说,在斗争期间,母亲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当兵。为了保家卫国,有时候不得不做出牺牲。《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每个人在灾难中都显得那么脆弱,那么无助,像一只被别人握在手心的小鸟,随时会失去生命。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第4页共45页达过着平凡华蜜的生活。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牺牲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就要放弃另一个。一个年轻的母亲元妮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醒悟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选择。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毅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今天各一方……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确定变更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生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逆境。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行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第5页共45页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唐山大地震》的情感力气可以真正传到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是对我们“心灵的拷问”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讲一个带着心理困局的家庭跨越32年的恩怨冷暖、亲情善意与离散聚合,正如电影中方达说的:“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盖起来,32年守着废墟过日子——心灵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尽管曾经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我们却看他们依旧怀揣着幻想努力前行……”观众浸染在一波第6页共45页强于一波的感伤气氛中,必定涕泗难掩。我觉得,电影的结局还是充溢了温情,让人从心里感受到暖和,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爱有许多种。有母亲对孩子至高无上的爱;有挚友之间相互帮助的爱;还有人与人和谐相处,共渡难关的爱……今日,我在电影院里感受到了很多爱。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华蜜美满的家庭在1976年唐山那次可怕的地震中被拆散了,父亲为了救母亲第7页共45页而舍命,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