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自然之道》教案执教:严博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掌握“孵化、巢穴、颓丧、愚不可及、蠢事、响彻云霄”等词语。2.初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理解“左右”“一般”在表达意思上的作用。(难点)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5分钟)同学们,大家都知道鱼儿生活在水里,那么鱼儿离开了水会怎样呢?所以我们必须遵守自然规律,每一种生物都有它的生存之道。(板书课题)二、阅读学案,明确目标(1分钟)三、依据学案,自学课文(23分钟)(一)【课文诵读】(18分钟)1.要求学生用多种方式独自、相互读课文,将课文读准确,读流利。2.指导朗读语气,相机纠正读音,指导学生理解词语。(二)【文本梳理】(5分钟)1.要求学生独立填写导学案。2.对学评价。3.指名汇报,规范总结。四、组织交流,规范指导(5分钟)五、学情检测,反馈纠正(5分钟)六、学习小结(1分钟)七、布置作业:课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板书设计:9.自然之道起因:想观察幼龟离巢进大海经过:小幼龟遇险,善意搭救众幼龟遇难,极力补救结果:幼龟受到伤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句,结合朗读、对话、想象等方式来体验情境,从而领悟文章内涵。(重点)2.从课文中受到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难点)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铺垫孕状(3分钟)二、积极自学,个性认知(5分钟)三、展示汇报,达成共识(15分钟)(一)活动一:我也是游客之一,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那些行为是愚不可及的呢?细读课文3—5段,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A.预设:B.总结:C.指导朗读:(二)活动二:带点词语用的好吗?好在哪里?A.预设:B.总结:(三)活动三: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A.预设:B.总结: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5分钟)五、当堂训练,实践巩固(10分钟)六、总结学习,反思评价(2分钟)板书设计: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