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丹徒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案合作共赢1.2声音是什么【学习目标】1.记住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记住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可以传播,但真空不能传声。3.记住声音是一种波,声音具有能量。4.记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速度大小。5.知道回声现象。【重点】1.记住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记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记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速度大小。【学习过程】【体验活动】: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交流回答】: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在各种物体中都能传播吗?。3.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4.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探究活动】:物体发出声音【实验器材】:鼓,钢尺,收音机,乒乓球,音叉,衣架、棉线、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烧杯,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塑料袋及其它学生自带的乐器等。【实验步骤】:【要点1】声音的产生〖活动〗利用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等身边物品,使它们发出声音。试试看,你有多少种方法?〖方案〗(1)。(2)。(3)。(4)。〖分析〗物体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只有固体能发声吗?液体和气体呢?。〖质疑〗(1)我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吗?如何论证?。(2)敲击后依然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吗?如何论证?。(3)敲击鼓面发声时,鼓面在振动吗?如何论证?。(4)能不能列举出一些发声体不振动的事例呢?。〖总结〗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停止,发声停止。2.发声的物体叫做。3.固体、、都能成为。4.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法。2016-2017丹徒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案合作共赢【要点2】声音的传播〖活动〗(1)将衣架挂在细绳中央,用铅笔敲击衣架时,仔细聆听。再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你又听到了什么?(2)把正在发声的手机装入塑料袋密封,用细线悬在水中,你还能听到声音吗?〖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在中传声效果好。举一些气体、液体、固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气体、液体、固体统一称为。〖质疑〗离开介质声音一定无法传播吗?如何论证?〖方案〗器材:。步骤:。现象:。结论:。〖总结〗【要点3】声音是一种波声能〖思考〗声音传播为什么一定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又以什么形式传播呢?〖活动〗(1)阅读:课本9-10页。(2)观察:一滴水滴入水中引起的水波和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引起的水波。(3)观察: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收录机的喇叭前方时烛焰的变化。〖总结〗〖应用〗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不仅传输信息,同时还传播能量,试举一些应用实例:传输信息:。传输能量:。【要点4】声音传播的快慢声速〖思考〗(1)在山谷中为什么我们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呢?(2)为什么我们有时能听到回声,有时听不到回声呢?〖猜想〗。〖活动〗(1)阅读:课本10页。(2)声音传播的叫做声速。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水中传播速度为m/s;钢铁中传播速度为m/s。〖总结〗【当堂训练】1.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2.在观察客观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想,从而认识事物本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法。1.声音是一种的波,声音在空气是以的形式传播的。2.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1.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2016-2017丹徒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案合作共赢1、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产生而发声的,二胡是靠振动发声,竹笛是靠振动发声,“黄河在咆哮”是的振动发出声音的。2、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声呐”探测敌方潜艇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C.挂在胸前的哨子D.手臂振动3、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大地—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大地—水—鱼D.水—鱼4、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