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理解、感受、表达、想象等能力。2.创设情境,试图以读为突破口,以体验者、探究者的身份主动参与阅读、感受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在演中悟。3.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快乐阅读,认真阅读,善于阅读,能勇敢地表达阅读时的所思所想,感悟从小应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要学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齐读课题)2.你知道狮子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有哪些了不起的本领?学生调动已有知识经验表述后用课件播放一段狮子捕杀猎物的镜头。3.狮子号称“林中之王”,它们的本领是怎么来的?两只小狮子会告诉你答案。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识生字1.尝试读,认识生字①那就赶快读读找找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待会儿比一比,谁读得认真、流利。②请组长领着小伙伴把课文再读一遍,然后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它们。③检查字音:让“林中之王”称你为“识字之王”。2.思考读,感知内容①会读书的小朋友不但能把课文读通顺,还会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读后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注意说过的不重复。②在同时交流中引导判断:你想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为什么?三、创设情境,朗读感悟第2自然段1.仔细读书:看看书上怎样具体写这两只小狮子的不同做法。2.想象画面:感受语言文字的诗意。出示: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①你可以给大家说出(画出)几幅画?(贴出“滚、扑、撕、咬”四幅图片)②边读边想象这只小狮子练功的情景。③读了这句话,你懂得了什么?④指导朗读,读出它练得很刻苦,读好“整天、非常”。出示: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①另一只狮子呢?看图说说这只小狮子的样子?加上动作就更好了。②哪个词活灵活现地说出了这只小狮子的样子?③看着图,把它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3.面对这两只表现不同的小狮子,你有什么话要对它们说?或者要提醒它们些什么?四、展示朗读,学习3—6自然段1.体会感悟,扮演角色①小树也和你们一样非常担心懒狮子。去读读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在第3—6自然段。同桌两人一个表演小狮子,一个表演小树,合作来读这几段,行吗?②指名合作演读,其余学生评议。③范读指导:教师邀请一个学生合作读,其他学生评议。④师生对读:听你们读得那么好,我也想参加,我的任务很简单,只读叙述性的语言,你们的任务可难了,既要读小树的话,还要读懒狮子的话,能行吗?2.在懒狮子的话里,你找到它懒的原因了吗?五、引入情境,重点指导读狮子妈妈的话1.老师来当小狮子,你们当狮子妈妈,看谁能把狮子妈妈说的话说给我听。(想想狮子妈妈和孩子说话时的态度,指导读好狮子妈妈帮助懒狮子时耐心的语气,如:狮子妈妈你读得不耐心,小狮子我不要听。)2.老师来当狮子妈妈,你们当懒狮子,用你们的表情告诉大家,你们是否听懂了狮子妈妈的话。3.狮子们,你们有的在点头,有的好像在思考,有的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你们在想什么呢?①同桌先相互说一说。②指名说。鼓励学生各抒已见,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更好。六、课后作业1.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语,鼓励学生到课外书中收集。2.如果你们是小作者,请你们续编这个故事,你认为谁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呢?